脂肪氧合酶的研究
  • 分享:
  • 0

脂肪氧合酶的研究

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 EC 1.13.11.12)是一类含有非血红素铁的双加氧酶,其催化生成的不饱和脂肪酸氢过氧化物,可作为面粉增白剂和增香剂、抗肿瘤药物前体、涂料与洗涤剂等生产原料,是非常重要的药物合成和化学合成的中间体,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1947Theorell等首次从大豆中获得了脂肪氧合酶的结晶后,研究人员对其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目前,研究人员不仅研究脂肪氧合酶的性质,如pH值、温度、金属离子络合剂、琉基还原性化合物对酶活性的影响,还从结构及催化特性方面探讨它的内源生理作用机制,外源催化作用,并将其固定化及用于工业催化等方面。如,Hsu等利用交联的烷基胺层状硅酸盐固定大豆脂肪氧合酶。PintoMacias用聚丙烯酞胺凝胶包埋脂肪氧合酶。

江南大学的陈坚、方云、华欲飞等教授对脂肪氧合酶的性质、制备工艺以及应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CN201110212307.4公开了一种产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EC1.13.11.12,简称LOX)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该发明通过将脂肪氧合酶基因导入大肠杆菌,构建了一株高效分泌表达脂肪氧合酶的基因工程菌,解决了脂肪氧合酶产量低的问题。应用该菌种摇瓶条件下生产脂肪氧合酶,产量高达1000U/mL,并且该生产工艺具有简单、适于工业化应用等优点。CN201110212308.9公开了一株产脂肪氧合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该发明将土壤样品涂布于含有亚油酸和β-胡萝卜素的筛选平板上进行初筛,挑选有变色圈的菌株进行摇瓶复筛,成功筛选得到一株能产脂肪氧合酶的铜绿假单胞菌。CN200610166436.3涉及一种用复合稳定剂室温保存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方法,其采用在室温下向大豆脂肪氧合酶液中添加由无机盐、螯合剂和有机非电解质复配成的稳定剂,用于室温保存大豆脂肪氧合酶。稳定剂加入量为酶液量的1%~3(w/w),室温下放置60天后,酶活保留率为70%~90%;120天后,酶活保留率为55%~73%,不添加稳定剂的酶液保存7天后酶活保留率仅为21%。该稳定剂价格低廉,可解决大豆脂肪氧合酶液易失活的问题,显著提高了酶液的稳定性。CN201210153281.5公开了一种环糊精抑制大豆脂肪氧合酶活性的方法,其利用环糊精的立体中空环状构造与大豆脂肪氧合酶分子发生络合,从而抑制酶活性。陈书婷、孔祥珍、华欲飞等(2011)研究了大豆脂肪氧合酶催化合成亚麻酸氢过氧化物,其为了得到转化率高、纯度高的亚麻酸氢过氧化物,研究了反应温度、pH、亚麻酸浓度、加酶量、搅拌速度和氧气压力等对亚麻酸氢过氧化物转化率的影响。实验得出:当反应温度为4℃,pH9.0,亚麻酸浓度为0.025 mol/L,加酶量为2.5 U/mL,搅拌速度为800 r/min,氧气压力为0.2 MPa时,生成的亚麻酸氢过氧化物的转化率和纯度分别为82.3%87.01%。鄢全,王洪晶,华欲飞等(2006)通过干热处理对脱脂豆粕中脂肪氧合酶进行灭活.分别考察了豆粕水分含量、加热时间和温度等单因素变化对豆粕中残余酶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响应面实验进行参数的优化。结果表明,温度和加热时间是两个关键性因素。豆粕酶活最低的灭酶条件是:豆粕水分含量为16.6%,加热时间为32 min,温度为100.5℃。陈书婷,孔祥珍,华欲飞等(2011)研究了从大豆种子中分离、纯化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方法,研究表明经过缓冲液提取、差速离心、盐析沉淀和离子交换层析可以得到电泳纯级的大豆脂肪氧合酶。特性研究表明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最适pH9,在较低温度下酶活能保持较高水平,用双倒数法求得大豆中脂肪氧合酶Km=80.6μmol/LVmax=54.2μmol/(L·min)。王洪晶(2006)通过自制低温脱脂豆粕以保留脂肪氧合酶的活力,并以此为原料通过干热处理得到不同灭酶程度的豆粕,以碱溶酸沉法提取分离蛋白。进而对不同分离蛋白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研究脂肪氧合酶灭活程度对提取出分离蛋白聚集等结构性质的影响,旨在从新的视角寻找影响蛋白凝胶性质的原因。

脂肪氧合酶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界中,提取简易,催化效率高,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开发工业应用的酶。(江南大学图书馆   张群供稿)

(((

 

发布日期:2013-10-14浏览次数: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