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15(1).
摘要: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能很容易被脂肪酶解聚。当壳聚糖乳酸盐溶液与脂肪酶在25℃下作用10min后,其溶液粘度被降低到初始值的35%,分子量从约700kDa减少到13kDa(还原糖滴定法测定)。脂肪酶浓度在4.5×10-3~9×10-1g/L范围内,解聚初速度与酶浓度成对数线性关系。N-羧甲基壳聚糖比壳聚糖更容易被脂肪酶解聚。
1996, 15(1).
摘要:建立了一个酵母诱导的全血鲁米诺依赖性化学发光体系,提出了体外检测可溶性β-葡聚糖生物活性的方法。
1996, 15(1).
摘要:黑曲霉孢子经海藻酸钙包埋33h后得到的固定化增殖细胞其酶活性达到最高,机械强度仍保持较高水平(为起始时80%),最适pH为5.0,与游离酶相同,最适温度为55℃,比游离酶高5℃;有害离子对其影响较小,其Km(以蔗糖为底物)为82mmol.将固定化增殖细胞装入填充式反应柱,产品中低聚果糖含量在50%~55%,操作一个月活性保持不变。
1996, 15(1).
摘要:研究发现被谷物脂多糖激活的东方鲎变形细胞溶解物,具有水解Bz-Val-Gly-Arg-PNA,Boc-Leu-Gly-Arg-PNA和Boc-Val-Leu-Gly-Arg-PNA等对硝基苯胺肽类底物的酰胺酶活性,这些肽类底物的羧基端都为Gly-Arg顺序。利用东方鲎变形细胞溶解物和Bz-Val-Gly-Arg-PNA底物,建立了定量分析谷物及其产品中脂多糖的方法。分析结果表明,米粉和米糠的脂多糖含量高于面粉和麸皮的含量。
1996, 15(1).
摘要:以天然淀粉制备的多元醇葡糖苷与脂肪酸或脂肪酸甲酯为原料制备多元醇葡糖苷脂肪酸酯,考察了不同的合成方法,测定了制得的产品性能。这类表面活性剂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相当好的乳化性能。
1996, 15(1).
摘要:研究总结了加压条件下油菜籽中硫苷非酶降解性质,筛选出促进硫苷非酶降解反应的化学试剂,采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优化硫降解条件,成功地使硫苷非酶降解率在15~25min内达到90%以上,且避免了大量腈类化合物的生成。
1996, 15(1).
摘要:用纸层析、紫外一可见扫描及气相色谱结合的方法,对黑米色素的分子结构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样品91-53黑米色素为水溶性花色苷类化合物,由矢车菊花色素-3-鼠李糖苷和芍药花色素-3-阿拉伯糖苷等5种色素化合物组成,其颜色呈玫瑰红色,可以作为一种具有天然保健功能的色素添加剂。
1996, 15(1).
摘要:研究了海洋好氧性专性化能自养的氢氧化细菌的高密度培养。细菌质量可达到18.84g/L,多糖物质含量可达细胞干重的30.26%。经分离、纯化定性,该多糖为菌体所积累的糖原物质。
1996, 15(1).
摘要:以嗜乙酰乙酸棒杆菌ATCCl3870为出发菌株,经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基胍(NTG)逐级诱变处理,结构类似物定向选育,获得一株L-脯氨酸高产菌ZQ-3(SGr、Sucg、DHPr)。在含16%葡萄糖的培养基中,摇瓶发酵72h,产酸率为5.3%~5.5%。
1996, 15(1).
摘要:在C8柱和NN2柱上分别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和离子交换法建立了预混料和配合饲料中VK3(亚硫酸氢钠甲萘醌)的HPLC分析方法,并对VK3在这两种分离模式中的保留值与流动相组成的关系作了较系统的研究。
1996, 15(1).
摘要:通过收集白酒固态蒸馏过程中各段馏分,采用改进的“巴勃科克”(Babcock)溶剂萃取法,经GC-MS定性定量分析,测出大酒18个,调味酒25个馏分中的酒度和9个主要香味成分的变化规律。
1996, 15(1).
摘要:采用HPLC测定了由纯油酸和棕榈酸合成产物中的单甘酯含量。油酸单甘酯的RF值较棕榈酸单甘酯的略高。HPLC法的MG测定值与柱色谱法相接近。
1996, 15(1).
摘要:介绍了一种新颖的脂肪酸乙酯常压连续生产工艺流程。实验数据表明,本工艺反应温度低(<70℃),酸转化率高(>98%),产品纯度高(>96%),色泽浅,工艺流程简单合理。当醇/酸摩尔比大于3.5时,体系稳定,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1996, 15(1).
摘要:解决了全中文通用灵活查询在实现中的几个问题,并用FOXPROFORWINDOWS2.5设计了一个实用的灵活查询系统。
1996, 15(1).
摘要:批发商品帐的分批实结毛利法是一种较复杂的动态结算法,又是与财务、业务和管理部门密切相关的一项工作。作者采用电算化实现这一结算法。
1996, 15(1).
摘要:给出了关于离散定常线性系统的稳定性的一个定理的简化证明。根据这个定理可以通过矩阵的迹判断离散的定常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