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20(2).
摘要:分别用阴离子树脂和阳离子树脂对酪蛋白磷酸肽(CaseinPhosphopeptide,简称CPP)初级品N/P(摩尔比r为7.52)进行纯化.采用阴离子树脂纯化CPP的回收率为P98.71%;N82.78%;高纯度CPP产品的r(N/P)为5.44.对阳离子树脂纯化CPP做了初步探讨,研究了不同pH对纯化效果的影响.在pH5.0的最优条件下,回收率P为81.85%,N为53.80%,r(N/P)为4.67.与阴离子树脂纯化CPP的过程相比,用阳离子树脂纯化CPP时,树脂在使用前无需转型处理,洗脱条件简单,从而大大地缩短了操作时间,并且提高了产品的浓度.
2001, 20(2).
摘要:将茶提取物(茶多酚)先经SephadexLH-20柱层析分离,脱除咖啡因和色素,并将其中7种儿茶素分成2个流分.再用半制备型HPLC分离纯化,得到7种儿茶素的单体化合物.用UV、IR、NMR及MS等方法鉴定和验证了其化学结构,7种单体儿茶素化合物的纯度均大于99%,总得率为66.7%,总回收率为82.1%.
2001, 20(2).
摘要:大豆7S蛋白与肌球蛋白质经谷氨酰胺转胺酶(TGase)作用后,产物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表明,两者均可在分子间生成共价键,形成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聚合物.10g/dL肌球蛋白质溶液加入10U/g的TGase,于35℃、pH7.0的条件下反应90min,体系的凝胶强度较对照组有了很大提高.10g/dL大豆分离蛋白质溶液与0.02U/mg的TGase在37℃下保温150min后,体系粘度增加了150mPa*s;而5g/dL的肌球蛋白质加酶并于10℃下保温180min后,其粘度值提高了600mPa*s.
2001, 20(2).
摘要:球拟酵母OS-194是一株单产赤藓糖醇的耐高渗酵母,该菌株高产赤藓糖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dL,酵母膏0.5g/dL,尿素0.1g/dL.最适培养条件是在摇瓶转速150r/min的条件下于35℃培养4d.在上述培养条件下,该菌株赤藓糖醇的耗糖转化率高达29.6%.磷是限制OS-194菌株高产赤藓糖醇的主要因素,当培养液中的磷质量浓度低于31.5mg/L时,赤藓糖醇的产量最高;随着磷质量浓度的升高,该菌株赤藓糖醇的产量降低,而酒精的产量和生物量却有明显升高.同时,OS-194菌株还能利用果糖、蔗糖和D-甘露糖产赤藓糖醇.
2001, 20(2).
摘要:在30L发酵罐中研究了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和补料方式对光滑球拟酵母WSH-IP303发酵生产丙酮酸的影响.实验确定116.4g/L左右是较为适宜的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发酵58h时丙酮酸质量浓度和产率分别为58.0g/L和0.516g/g.采用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为53.4g/L,发酵24h分批补料至葡萄糖总质量浓度为115g/L的培养方式,发酵64h时丙酮酸质量浓度和产率分别为60.2g/L和0.559g/g;采用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为62.6g/L,发酵24h开始连续补料至葡萄糖总质量浓度为115g/L的培养方式,发酵72h时丙酮酸质量浓度和产率分别为63.3g/L和0.586g/g,与葡萄糖总质量浓度相似(115g/L)的分批发酵相比,丙酮酸产量分别提高了3.8%和9.1%.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初始葡萄糖质量浓度能促进光滑球拟酵母发酵生产丙酮酸;尽管葡萄糖补料培养可适度提高丙酮酸的产量及产率,但生产强度却有所下降.
2001, 20(2).
摘要:异麦芽(酮)糖醇(帕拉金糖醇)是由异麦芽酮糖通过加氢反应还原而成的.探讨了在密闭的反应釜内温度、压力、初始糖质量浓度及搅拌转速等工艺参数对加氢反应速度的影响,得到了气液两相在催化剂表面接触反应的较好控制条件,为压力11MPa,温度范围120~130℃,初始糖质量浓度20g/dL,搅拌转速500r/min.在上述条件下,反应2h后转化率可达99.5%,所得到的异麦芽酮糖醇达到FAO质量标准的要求.
2001, 20(2).
摘要:采用3种聚乙二醇-无机盐双水相体系,即聚乙二醇-硫酸盐、聚乙二醇-柠檬酸盐、聚乙二醇-磷酸盐双水相体系,研究成相浓度、起始牛血清清蛋白总浓度、外加有机溶剂及外加盐对牛血清清蛋白分配特性的影响.对聚乙二醇-硫酸盐体系,改变起始牛血清清蛋白的总浓度,得到平衡时上、下相牛血清清蛋白浓度随起始牛血清清蛋白总浓度变化的曲线方程,上相宜用“饱和型”方程表示,下相适合用线性方程表示,分配系数K的表达式与实验数据拟合较好.
张慜 郇延军 陶谦 陈德慰 肖功年 Moenyane Molapisi
2001, 20(2).
摘要:探讨了不同富硒浓度对杭白菊硒吸收、硒有机化和感官色泽的影响,并讨论了不同喷洒量、水质纯度、喷洒次数和茬数以及杭白菊不同结构组分对小洋菊富硒的影响,不同取点对硒喷洒和吸收的均匀性衡量的影响,干菊花干燥温度对硒损失的影响。
2001, 20(2).
摘要:利用酵母自溶动力学方程考察了温度、破壁酶、酵母预处理、酵母初始质量分数、盐等理化因素对啤酒酵母自溶过程的影响.温度对酵母自溶速度有很大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不同体系中反映自溶温度和速度常数关系的Arrhenius方程及相应的自溶反应的活化能Ea;破壁预处理能显著加速酵母自溶,添加破壁复合酶或食盐均有利于加速酵母自溶反应,但两者复合添加有相互抑制作用;酵母初始质量分数对自溶影响不大.
2001, 20(2).
摘要:采用Tenax-Gc(Diphenyl-PhenyleneOxide)吸附剂吸附-解吸法和同时蒸馏萃取法(SDE)两种方法提取牛肉风味料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并利用GC-MS(色质联用)进行了成分的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鉴定得出的化合物共104种,杂环化合物和含硫、氮化合物构成了牛肉风味的主体.比较两种提取方法得知吸附-解吸法有利于提取易挥发性化合物,而SDE法对提取中、高沸点化合物更有效.
2001, 20(2).
摘要:阐述了定性及定量测定红曲产品中桔霉素含量的几种方法.采用板层析(TLC),在点样量为1mL、点样长度5cm条件下通过目视法,标准桔霉素溶液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可达0.2mg/L,板层析可作为定性检验红曲产品中桔霉素的简便方法.根据红曲样品预处理方法及HPLC检测器的不同,确定了两套准确可靠的定量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结合荧光检测的最低检测限为0.60ng.HPLC上样液最低可检测的质量浓度为0.1mg/L.在0.1~10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标准桔霉素溶液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达到R2=0.998.红曲样品桔霉素的测定结果重复性较好.
2001, 20(2).
摘要:对法夫酵母色素的组成及其光谱特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法夫酵母色素是由10多种类胡萝卜素组成,其中虾青素为78%;色素呈亮丽的红色,对热较敏感,对自然光、紫外光、氧很敏感,色拉油和抗氧化剂对其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001, 20(2).
摘要:以硝酸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在沉淀反应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制备出ZnO超细粉体.讨论了制备过程中Zn
2001, 20(2).
摘要:选择硼砂溶液为测定介质,以抗坏血酸(Vc)除去介质中的氧,研究了示波极谱测定痕量硫的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其机理.硫浓度在1.0×10
2001, 20(2).
摘要:使用三维离散法造型技术描述鞋楦外轮廓表面,介绍了数控刻楦机的加工原理,对加工过程中的刀位点确定进行了详细的算法分析.从空间解析几何的角度出发,为刻楦机建立了空间坐标系,推导出铣刀旋转包络面的空间方程,根据鞋楦加工特征提出最小距离法,并将其应用到鞋楦刀位点的计算中,最终加工出来的鞋楦精度和光洁度均达到常规制楦要求.
2001, 20(2).
摘要: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非接触式三维复杂曲面测量方法,利用片激光源产生的光切面在被测物表面形成一个封闭光带,并使光带同时成像在3个互成固定角度的CCD摄像机中.经过CCD摄像机像面和光切平面之间的空间映射变换及图象处理后,可一次获得被测物的某一个截面的二维轮廓信息.随着测量系统以固定的间距沿垂直于光切面的方向步进测量,最终以被测物表面的大量离散点数据非常近似地获得了整个被测物的三维曲面信息.
2001, 20(2).
摘要:研究了一类两个自由度系统,利用多重尺度法证明存在锁频于Ω的周期解,在一定条件下可变换为Wiggins的系统
2001, 20(2).
摘要:讨论了非牛顿粘性流体薄板流问题广义解的渐近性质,利用泛函分析的方法证明了薄板流问题广义解的一个渐近性定理.
2001, 20(2).
摘要:对回归估计,有下列结果
2001, 20(2).
摘要:为了探讨柠檬苦素类似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生长抑制和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应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株生长和细胞周期.结果显示柠檬苦素类似物能明显抑制MCF-7的生长,抑制率高于70%,并随作用时间和剂量增加其效果增强;柠檬苦素可以影响细胞周期G
2001, 20(2).
摘要:研究了葡萄籽中低聚原花青素的提取.采用石油醚脱脂的干葡萄籽为原料,以乙醇为溶剂热提取后,通过调节pH除去蛋白质,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分离粗提物,最后用石油醚沉淀纯化产品.
2001, 20(2).
摘要:对菜籽油、芝麻油、粟米油3种特种植物油进行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处理,并与不加热时的样品进行比较,分别检测其酸价和过氧化值;研究了微波加热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油脂中添加VE对其加热品质的影响.
2001, 20(2).
摘要:采用HPLC分析了聚甘油的组成,其线性聚甘油及环状聚甘油的保留时间的对数均与其相对分子质量呈线性正相关,线性方程分别为lgtR=0.0013M+2.5047和lg tR=0.0018M+2.3220.用化学法和HPLC两种方法测定聚甘油样品中甘油的含量,结果基本一致.
2001, 20(2).
摘要:介绍了3种DCS与MIS互连方法,通过对不同互连方法及其实现的介绍,揭示出信息互通、网络互连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
2001, 20(2).
摘要:阐述了LotusNotes的一些应用,尤其是其在局域网上的应用.由于它的简便、快捷,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还节省了人力资源.作者运用LOTUSNOTES对学生的个人资料及各院系学生成绩情况通过局域网进行了汇总.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