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21(2).
摘要:研究了以阿拉伯树胶和麦芽糊精为壁材 ,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肉桂醛的工艺条件 .探讨了壁材组成、乳化剂用量、固形物质量分数、芯壁比、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喷射压力等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 .经过正交试验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阿拉伯胶和麦芽糊精的最佳质量配比为 1∶1,蒸馏单甘酯的用量为 0 .4 g/dL ,固形物质量分数为 4 0 % ,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 1mL∶10 g ,肉桂醛微胶囊化的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 2 2 5℃ ,进料流量 2 10mL/h ,喷射压力0 .18MPa .实验还表明 ,肉桂醛微胶囊产品有一定的缓释抑菌效果 .
2002, 21(2).
摘要:通过粘度测定、还原端基测定和凝胶层析分子式量分布测定 ,研究了木瓜蛋白酶非专一性降解壳聚糖过程中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酶用量等因素对木瓜蛋白酶降解能力的影响 ,探讨了壳聚糖脱乙酰化度和相对分子质量与木瓜蛋白酶降解反应的关系 .结果表明 :木瓜蛋白酶在温度4 0~ 4 5℃、pH 4 .0~ 5 .0和酶用量 0 .5 %~ 10 %范围内 ,对壳聚糖的降解将随酶用量的增加而加快 ,但随脱乙酰度的升高而减慢 ;木瓜蛋白酶适合作用于数均分子式量在 2 0~ 5万的虾壳聚糖 .
2002, 21(2).
摘要:采用PCR技术扩增了运动发酵单孢菌Zymomonasmobilis的两个产乙醇的关键酶基因pdc和adhⅡ ,分别克隆到载体 pUC19和pUC18中 ,形成重组质粒 pUC19::pdc和 pUC18::adh ,从中分离出两基因并串联到经EcoRⅠ酶切的 pUC18中 ,转化大肠杆菌E .coliDH5α获得重组质粒 pPA .携带pPA的重组菌Pp +a被证明具有丙酮酸脱羧酶酶活且提高了乙醇脱氢酶酶活 .通过代谢工程在Escherichiacoli中成功地构建了乙醇合成途径
2002, 21(2).
摘要:以芦蒿叶为原料 ,经过护色、榨汁、离心、调配、均制、杀菌等工艺 ,制成色泽较好、营养丰富、口感良好 ,并具有特殊风味的绿色浑浊蔬菜汁饮料 .同时以Zn2 +、Cu2 +为护色剂 ,对芦蒿汁加工工艺中的护色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 ,并对使用单一稳定剂稳定芦蒿汁作了初步的探讨 .
2002, 21(2).
摘要:研究了 10种不同的活性炭和 6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低聚木糖溶液的脱色效果 ,并求得了它们的吸附等温线 .结果表明 ,糖用活性炭AC2 和AC6 及阴离子树脂D30 1 G对低聚木糖溶液具有较好的脱色效果 ,对糖液色素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 .在进一步的扩大试验中 ,采用AC2 、AC6 (10 %AC2 + 3%AC6 ,用量相对于糖液的干固物质 )和阳离子树脂 732、阴离子树脂D30 1 G的组合 ,低聚木糖溶液的总脱色率达到 95 .3% ,总的糖损失为 2 0 % .
2002, 21(2).
摘要: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碳源、氮源及豆饼水解液对赖氨酸产量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添加醋酸盐、生物素、泛酸盐等对FP0 94菌株中由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和草酰乙酸构成的“三角区”进行扰动 ,定性分析了此扰动对赖氨酸合成所需前体物代谢流量的调节机制 .添加2 .0 %的醋酸钙可使赖氨酸的产量及葡萄糖的转化率均得到显著提高 ,生物素的添加量在 2 0 0~5 0 0 μg/L时可明显提高赖氨酸的产量和转化率 .泛酸钙的限量添加可弱化泛酸缺陷突变株中丙酮酸向乙酰辅酶A的转化 ,并提高天冬氨酸 β 半醛流量向赖氨酸合成分支的分配 .
2002, 21(2).
摘要:结合工业发酵的特点 ,研究了营养因子对鸡腿蘑 (毛头鬼伞 )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筛选到适合其胞外多糖分泌的优化培养基配方 :葡萄糖 2 .0 % ,玉米粉 (6 0目 ) 1.0 % ,麸皮粉 (6 0目 )0 .3% ,VB110mg/L ,KH2 PO4 0 .1% ,MgSO4 ·7H2 O 0 .1% ,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发酵曲线的测定 ,确定生产胞外多糖的适宜发酵周期为 4d ,发酵液中产量最高可达 96 .3mg/dL .
2002, 21(2).
摘要:研究了新仓小茄子中的果胶酯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pH、热稳定性以及钙离子和氯化钠对酶性质的影响 .利用茄子中酶的性质 ,在保证色泽和风味的前提下 ,激活果胶酯酶以改善热烫杀青后茄子的质构 ,提高其硬度 .实验表明 ,采用含 0 .2 4 4mol/L的NaCl、pH 9.2、0 .1mol/L的碳酸钠 碳酸氢钠缓冲液 ,于 5 2 .6℃下低温浸泡 18.9min后再热烫杀青 ,可以较好地提高茄子的质构 .
2002, 21(2).
摘要:研究了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加水比 ,对姬松茸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栽培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 .采用二元二次回归的分析方法得姬松茸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菌丝体为 10倍加水量于 90℃提取 3.3h ;子实体为 10倍加水量于 90℃提取 3.4h .提取率可以分别达到 1.376 %和 1.6 40 % .在此基础上 ,比较了乙醇质量分数和提取液 pH对姬松茸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沉淀特性的影响 .
2002, 21(2).
摘要:研究了半流质高能食品的制取工艺 .用蛋白酶降解大豆蛋白和猪肉蛋白 ,比较了生肉和熟肉分别作为酶解底物的差异 ,发现使用熟肉为底物效果较好 ;使用AR10 0 0型流变仪测定样品的粘度 ,并借助SAS软件对影响样品粘度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 ,发现淀粉和油的用量对粘度影响显著 ;结合感官评价检验 ,制得甜、辣和咸 3种不同口味的半流质高能食品 ,它们在 2 5℃时的粘度为0 .2 135~ 0 .30 6 9Pa·s ,能量密度大于 13.8kJ/ g .
2002, 21(2).
摘要:采用可食性膜对樱桃番茄进行保鲜实验 ,测定在贮藏过程中樱桃番茄中的总糖、总酸、VC含量的变化以及其呼吸强度、失重率、烂果率和质构的变化 ,可以看出涂膜保鲜的效果良好 ,樱桃番茄的货架期在 (2 8± 3)℃条件下达到 15d .
2002, 21(2).
摘要:研究了微胶囊化肉碱的肠溶性 ,并对其在模拟肠液中的释放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 ,发现微胶囊化肉碱在释放过程的前 2 0min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 .
2002, 21(2).
摘要:采用一种特殊培养基培育灰树花液体菌种 ,并进行固体料的搅拌式接种 .此栽培方式由于发菌很快而大大缩短了栽培周期 ,是一种灰树花的制种、栽培新技术 .
2002, 21(2).
摘要:对巴西蘑菇发酵液提取的胞外多糖和菌丝体多糖的免疫功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巴西蘑菇多糖可促进免疫器官的增殖 ,延缓其衰退 ,促进迟发型超敏反应 (DTH)的发生 ,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但对体液免疫的作用不明显 .巴西蘑菇多糖主要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和促进细胞免疫来发挥作用 .
2002, 21(2).
摘要:研究了纳他霉素 (Natamycin)与乳酸链球菌素 (Nisin)在传统酿造酱油中的防霉应用情况 ,以及不同浓度纳他霉素与乳酸链球菌素的复合使用情况 .结果表明 :纳他霉素防止传统酿造酱油霉变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为 2 0 μg/kg ,而通过与乳酸链球菌素复合 ,可以有效降低MIC至 8μg/kg ,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卫生要求 .
2002, 21(2).
摘要:为研究南瓜多糖对正常及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新的分离工艺从南瓜粉中提取得到南瓜粗多糖 (PP) ,用DEAE分级获得 3个组分 ,收集的主导组分过SephadexG 10 0柱 ,获得 2个组分 .收集有活性的组分 (AP) ,经SephadexG 2 0 0柱 ,证实为单一峰 .以葡萄糖为标准 ,苯酚 硫酸法测得总糖质量分数为 80 .6 % ;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及鼠李糖
2002, 21(2).
摘要:进行了白首乌中C2 1甾甙元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首先从白首乌中提取了C2 1甾甙元 ,通过酸解和进一步提取得到C2 1总甙元 .总甙元再经色谱分离和制备 ,得两种甾甙元 ,通过红外、质谱、核磁图谱分析 ,确定两种甙元分别为告达庭甙元和开德甙元
2002, 21(2).
摘要:在生物转化法生产麻黄碱研究过程中 ,建立了一种检测转化液中麻黄碱含量的方法———薄板层析双波长扫描法 .该方法以硅胶GF2 54 为吸附剂 ,以甲醇 浓氨水混合液 (V(甲醇 )∶V (浓氨水 ) =98∶2 )为展开剂 ,0 .2 %茚三酮丙酮溶液为显色剂 ,扫描波长λS=5 10nm ,λR=70 0nm .并运用该法考察了 4株初筛菌株的转化能力 .
2002, 21(2).
摘要:通过工厂中试发现 ,入模水分是影响大豆皮制粒产量和生产电耗的重要因素 .采用调质前预加水的方法 ,可将制粒产量从 2t/h提高到 8t/h ,电耗由 5 2kW·h/t降低到 13kW·h/t.实验所得大豆皮颗粒的容重达到 6 46~ 710 g/L .大豆皮颗粒形状稳定 ,坚实度大于 (等于 ) 94 % .首次采用制粒法杀灭大豆或大豆制品中的脲酶 ,当制粒温度达 98℃时 ,脲酶杀灭率可达 6 2 %~ 6 4% ,制粒后保持颗粒出模温度 4 0min ,脲酶杀灭率由 6 2 %~ 6 4%增加至 76 %~ 77% .
2002, 21(2).
摘要:通过逆相蒸发法制备猪用生长激素脂质体 ,重点探讨外界环境和主要原料对猪用生长激素脂质体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经过实验研究发现 ,猪用生长激素脂质体在环境液 pH为 7左右和冷藏状态下较稳定 ,包封率达到 89%左右 .
2002, 21(2).
摘要:采用黄芪、党参、当归、女真子、神曲、苍术、补骨脂、益母草 8味中药 ,以灌胃法研究它们对小鼠肝脏、脾脏和睾丸质量及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和对兔离体肠段运动的影响 .结果表明 :这些中药能提高小鼠肝脏、脾脏和睾丸的相对质量 ,提高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糖的水平 ,抑制兔离体肠段的运动 ;这些中药通过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繁殖能力和食物的消化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2002, 21(2).
摘要:聚羟基脂肪酸酯 (Polyhydroxyalkanoates ,PHA) ,是微生物合成的一种聚酯 ,由于其具有优良性质 ,如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光学性能等 ,现已吸引了科技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兴趣 .PHA的力学性质依赖于其手性单体 (R) 羟基脂肪酸 ((R) hydroxyalkanoate)的组成和结构 .多学科的研究表明 ,PHA在可生物降解的包装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缓释材料以及电学材料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只有降低PHA的生产成本后才可能大规模应用 .作者对PHA的化学、物理性质以及分子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包括用二维傅立叶变换红外技术对PHA的性质研究及新型PHA共聚物的工业化生产等 .
2002, 21(2).
摘要:根据功能性的不同对多糖的构效关系进行了总结 ,概述了各类多糖构效关系的研究现状 .对于免疫增强类多糖 ,多糖的主链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等对多糖的功效都产生影响 ,这些影响可能是通过改变多糖的高级结构发挥作用 ;抗凝血多糖的表面的电荷密度等因素决定了其抗凝血活性 ,另外分子大小、硫化位差别等因素也都影响抗凝血活性的发挥 ;抗病毒多糖主要研究的是对HIV的抗性 ,硫酸根对于抗HIV病毒可能为必需 ,同时分子大小及所带基团等也对其活性产生影响 .
2002, 21(2).
摘要:论述了亲和 膜过滤技术的原理、影响因素 (包括配体、载体以及合适孔径的超滤膜的选择 )以及发展方向 ,进一步综述了其在生物工程中用于分离纯化酶、蛋白质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质等方面的应用 .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