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测定了以葡萄糖酸内酯(GDL)作为凝固剂时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大豆蛋白主要组分———7S和11S单独胶凝时的流变学曲线,证实了蛋白质的充分变性是GDL引发大豆蛋白胶凝的前提,且已充分热变性的7S和11S组分在单独胶凝时具有大致相当的凝胶强度.通过测定7S和11S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解释了在以GDL作为凝固剂时两组分表现出基本相似的胶凝能力,与7S组分较高的疏水性和11S组分较高的巯基含量有关.
摘要: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了经不同条件热烫、打浆及添加还原剂所得豆浆的风味物质,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分离和鉴定了风味物质的组成成分,并以苯甲醇为内标,用峰面积归一化定量检测了几种对豆腥味有重大贡献化合物(正己醛、正己醇、2 己烯醛、2 戊基呋喃等)的相对质量浓度.结合感官评定,确定大豆最佳处理条件为:浸泡大豆在90℃热烫5min,并用90℃热水磨浆,可使所得豆粉基本无豆腥味,主要豆腥味成分正己醛仅为对照样品质量分数的5%.
摘要:利用溶剂萃取、薄层层析对玉米蛋白粉中黄体素和玉米黄素进行了提取和分离.通过薄层层析的相对迁移率、与AgNO3的显色反应、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高效液相色谱保留时间及液质联用所得到的相对分子质量信息,对分离所得黄体素和玉米黄素进行了定性研究,为玉米蛋白粉中黄体素和玉米黄素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摘要:以低质量分数(0.01%~0.25%)结冷胶(gellangum)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结冷胶溶胶(质量分数为0.01%~0.04%)的流变性质,考察了Ca2+质量分数及胶质量分数对结冷胶凝胶(0.05%~0.25%)的凝胶强度的影响以及Ca2+与K+在促进凝胶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0.01%~0.04%的结冷胶溶胶的流变学类型接近Cross模型,该体系具有剪切稀化性、触变性及屈服应力,且三者均随结冷胶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动态测量结果表明,上述溶胶是以弹性为主的粘弹性体系,弹性所占比例随结冷胶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结冷胶凝胶(质量分数为0.05%~0.25%)的凝胶强度随胶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随Ca2+质量分数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Ca2+的最适用量为200~280mg/kg.Ca2+与K+对促进结冷胶凝胶无协同作用.
摘要:温度和包装内的气体组分是控制新鲜果蔬呼吸、延长超市新鲜果蔬货架期的有效手段.实验对草莓和平菇在MAP条件下呼吸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φ[CO2]、φ[O2]、温度(T)和贮藏时间(t)的多元方程,并与其呼吸作用的酶的米氏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三次项模型略优于米氏方程模型.
摘要:通过凝胶色谱(SephadexG 100)从小麦胚水溶性提取物中分离出两种蛋白组分WGPP1和WGPP2.化学组成分析表明,WGPP1和WGPP2的总糖质量分数分别为47.24%和46.96%.气相色谱分析显示,WGPP1中的单糖主要为鼠李糖和葡萄糖,WGPP2中的单糖主要为鼠李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表明,WGPP1在碱的作用下发生β 消去反应,说明其糖肽键属O 型.
摘要:研究了木聚糖酶产生菌黑曲霉(A.niger)238的产酶特性和麸曲的浸提条件,并对其浸提酶液进行浓缩.结果表明,菌株黑曲霉(A.niger)238产木聚糖酶受诱导物的影响,发酵时间在68~72h期间达到产酶高峰,酶活力为286U/mL.最佳氮源为(NH4)2SO4,装料量为每瓶10g,接种量为每瓶0.3mL.其发酵麸曲用固液比为1∶5的2g/dLCaCl2溶液,30℃浸提1.5h;浸提液采用25℃,40kPa,冷却水温度18℃条件超滤浓缩可获得90%以上回收率.
摘要:对添加硬脂酰乳酸钠(SSL)、甘油单硬脂酸酯(DMG)、聚氧乙烯(20)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polysorbate60)的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虽然基本脂肪酸组成相同,但3种乳化剂对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性、面团弱化度、抗拉伸强度等基本性质的影响有很大差异.高质量分数的DMG对面团有弱化倾向,添加polysorbate60可以得到面团形成的时间最长和最好的面团稳定性;添加SSL和polysorbate60对面团抗拉伸强度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且SSL在较长的面团混揉时间能起到最好作用.不同剂量的乳化剂对面团流变学性质的影响也不相同.
摘要:对PectinexSMASH在香蕉汁澄清过程中澄清度和粘度的变化、还原糖与自由羧基的释放、悬浮颗粒中果胶质及蛋白质含量、悬浮颗粒的Zeta 电位和粒度分布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香蕉汁悬浮颗粒含有17.68%的蛋白质和24.43%的总果胶质;Zeta 电位测定结果表明,在pH4.76的香蕉汁中,悬浮颗粒表面带负电荷.一些带正电的胶体如明胶和酪蛋白可与悬浮颗粒作用而部分地澄清香蕉果汁,而带负电的胶体如CMC、海藻酸钠和阿拉伯胶可部分地阻止果汁的澄清.PectinexSMASH澄清香蕉汁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1)悬浮颗粒被部分水解,香蕉汁粘度快速下降;(2)部分水解的悬浮颗粒相互聚集并出现絮凝;(3)逐渐长大的颗粒沉淀下来.
摘要:体外抗菌实验证明,中药大黄对一些真菌、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抗菌活性成分主要为游离蒽醌衍生物中的游离大黄酸类等物质.以1,8 二羟基蒽醌为标准物,采用比色法对这类物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等条件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pH值稳定性为酸性>中性>碱性,在相同pH值条件下室内自然光照的稳定性优于日光照射.
摘要: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 射线衍射(X ray)、红外光谱(IR)、圆二色谱(CD)等测定了在脱盐过程中丝素蛋白分子构象的变化.随着丝素蛋白盐溶液脱盐率的增加,丝素蛋白分子从无规线团结构慢慢向β 折叠结构转变,导致丝素蛋白分子间发生缔合.
摘要: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天然香精回收装置,该装置可用于果蔬汁生产中挥发性芳香物质的回收.对该装置的设计原理、操作方法、回收天然香精的工艺条件和回收率分别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以丁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为内标物,其回收率分别为90.1%和98.7%,脱香果汁加入质量分数1%的100倍香精复香,感官评定与新鲜果汁比较无显著差异.
摘要:以柠檬酸、低聚异麦芽糖和三氯化铁合成柠檬酸低聚异麦芽糖铁(Ⅲ)配合物,并对其理化性质、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以铁核β FeOOH为核心,柠檬酸、葡聚糖在其表面配合而成的表面配合物.其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26.8g,在pH2~14的范围内不易产生沉淀,铁质量分数高达39.3%,有望成为人体利用度较高的补铁剂.
摘要:运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和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运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其主要成分藁本内酯并通过核磁共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法可以更好地提取当归挥发油,通过硅胶柱分离最终可得到纯度大于97%的藁本内酯,且为Z ligustilide.
摘要:研究了SO2在示波极谱滴汞电极上的电极行为,结果表明,在磷酸酸性介质中SO2在滴汞电极上于-0.44~-0.46V处有一吸附波,其波高与底液中的SO2质量分数在5.0~100mg/k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采用在底液中添加铁离子的方法抑制氧波干扰,并对10个试样中的SO2进行了测定,RSD为1.11%,样品回收率为93.2%~101.2%.
摘要:通过酸性平板筛选,在作者所在实验室保藏的运动发酵单胞菌中,得到一株能在pH4.5时进行酒精发酵的菌株,其酒精产量为66.7g/L,与原菌株在pH6.5时的相同.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该菌在酸性条件下的酒精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0~35℃,pH4.5,初糖质量浓度150g/L,酵母膏质量浓度4g/L,蛋白胨质量浓度为2g/L时,该菌的酒精产量达到最大,为71.7g/L.
摘要:从麦胚水溶性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粗蛋白 糖复合物,经DEAE Cellulose和SephadexG100柱层析,得到均一的麦胚水溶性糖蛋白(WGWSGP).SepharoseCL 6B凝胶过滤纯度检验表明WG WSGP是单一对称峰,经SDS PAGE电泳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0260.
摘要:检测了2个海产品加工厂的环境及加工前后海产品样品的菌落总数(个/cm2,个/g或个/mL)、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数(每100cm2,100g或100mL样品的MPN数),其结果如下:2个工厂对应样品的菌落总数及其分布规律相接近,但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的出现率和数量却相差很大;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数都低于或远低于李斯特氏菌,且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与李斯特氏菌的数量和分布呈正相关;加工后海产品中的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可能来自原料和加工过程;环境中李斯特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氏菌主要来自原料.
摘要: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配制固体培养基,然后低温处理(4℃)平板培养物,产淀粉酶的菌株其菌落周围的培养基由白色变成灰色且透明.该方法不具有破坏性,不需要预先接种菌落,能直接发现和分离分解利用淀粉的微生物.利用淀粉琼脂平板还能快速验证淀粉酶的耐酸性,根据在pH4.2和pH6.0的琼脂平板上透明圈的直径d与淀粉酶活力的对数lnA的关系,求出淀粉酶在pH4.2和pH6.0时的淀粉酶活力.pH4.2时比pH6.0时的比值大,说明该淀粉酶产生菌的耐酸性较强.
摘要:为制取适用于纺织用碱性果胶酶,必须得到高酶活的发酵液.通过促进剂的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BacillussubtilisWSH02-02产生碱性果胶酸裂解酶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该菌株产酶活比对照提高了30%,所采用的促进剂优化组合为:Tween 603g/L,CaCO37g/L,MgSO4·7H2O4g/L.
摘要:从红花中提取了红花红色素,研究了该色素对超氧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β 胡萝卜素 亚油酸氧化体系的抑制作用,以此来评价红花红色素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红花红色素对超氧自由基和β 胡萝卜素 亚油酸氧化体系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摘要:草菇木聚糖酶经SDS PAGE后在胶中能够原位复性,通过银染和刚果红活性染色比较,可确定该酶在胶中的位置.草菇木聚糖酶是单亚基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24500.
摘要:介绍了世界稻米、小麦、玉米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及我国3大粮食加工业未来10年的发展目标与战略.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