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第26卷第2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征稿简则

      2007, 26(2). CSTR:

      摘要 (417) HTML (0) PDF 0.00 Byte (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 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开发价值及食用安全性分析

      2007, 26(2). CSTR:

      摘要 (647) HTML (0) PDF 379.86 K (1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油茶肉质果和肉质叶营养成分及食用安全性。成熟的肉质果(叶)各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水分91.36%(91.58%)、蛋白质7.81%(6.56%)、脂肪3.7%(2.90%)、还原糖30.41%(21.83%)、总糖37.23%(29.28%)、茶皂素2.44%(1.46%)、灰分3.45%。(4.55%)、酸度0.35%(0.46%)。测定的矿物元素中,肉质叶、果的钙含量分别为411.3mg、359mg;锰的含量分别为31.35mg和33.06mg;含有16种氨基酸;所测的6种维生素中,维生素C和叶酸含量较高。毒性试验结果显示,样品为无毒野生果。微核试验和致畸试验结果表明:小鼠微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小鼠精子致畸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明显。该野生果基本无毒、无致突变物质,证明油茶肉质果、肉质叶是一种食用安全的野生果和食品资源。

    • 中红外光谱与模式识别相结合鉴别茶叶种类

      2007, 26(2). CSTR:

      摘要 (494) HTML (0) PDF 358.10 K (11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对苏州“碧螺春”、浙江“龙并”、安徽祁门红茶、福建“铁观音”4种茶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判据的方法对上述4种茶叶可进行鉴别,该法快速、准确,为客观评价茶叶品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毛细管电泳检测苦荞芽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2007, 26(2). CSTR:

      摘要 (439) HTML (0) PDF 231.33 K (13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的方法分析了苦荞麦芽中黄酮类物质,测定了表儿茶素、芦丁、槲皮素的含量。以直径为300μm的碳圆盘电极为工作电极,50 mmol/L硼砂溶液(pH=8.5)为运行缓冲液,对上述3组分的分离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在优化条件下,3组分可在12 min内完全分离,检出限分别为1.83×10-7,2.9×10-8,1.00×10-7g/L。并运用此法对自助生产的两种苦荞麦芽样品中的黄酮类物质进行跟踪测定,研究了萌发时间对其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 连续式酶反应器中脂肪酶催化合成麦芽糖月桂酸酯的研究

      2007, 26(2). CSTR:

      摘要 (627) HTML (0) PDF 291.18 K (1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连续式酶反应器(CSTR)、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合成麦芽糖月桂酸酯。确定了连续生产工艺的最佳条件:在丙酮介质中,起始反应器中麦芽糖的浓度为50 mmol/L,月桂酸浓度为200mmol/L,加酶量为10 g,每天添加4 g麦芽糖,200 mmol/L的月桂酸丙酮溶液以0.15 mL/min进入反应器。本反应器的麦芽糖酯产量可以达到12.32 g/(L.d),麦芽糖的转化率为58%,高于间歇式生产,而且在生产中不需要添加分子筛。研究了产物的分离纯化方法,利用正己烷对产物进行3次洗涤、离心处理,得到的产物麦芽糖月桂酸酯纯度达到94.16%。

    • 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特性

      2007, 26(2). CSTR:

      摘要 (447) HTML (0) PDF 306.46 K (10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纯化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WM20-11所产的酸性β-甘露聚糖酶经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和SDS-PAGE分别测得相对分子质量为39 000和40 000;IEF-PAGE测得酶的等电点为4.0;最适作用pH值和温度分别为3.5和70℃;糖质量分数19.6%;Mg2 、Ca2 、Li 、Na 、K 对酶有激活作用,Pb2 、Co2 、Fe3 、Mn2 、Hg2 对酶有抑制作用;酶对角豆胶的Km和Vmax分别为66.7 g/L和333μmol/(min.mg);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中Asp和Glu含量最高;HPLC分析角豆胶酶水解液的主要产物是低聚糖。

    • 小麦面筋蛋白短肽的镇痛作用研究

      2007, 26(2). CSTR:

      摘要 (491) HTML (0) PDF 256.71 K (15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对由不同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酶、胰酶、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水解制备的小麦面筋蛋白短肽的镇痛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由碱性蛋白酶、胃酶、胃酶和胰酶复合水解制备的3种面筋蛋白短肽(AWGH、PWGH和PPWGH)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在小鼠热板法实验中,其痛阈提高百分率分别为(77.78±13.82)%、(81.22±9.69)%和(79.78±22.77)%;在小鼠醋酸扭体实验中,其扭体抑制率分别为(38.25±2.98)%(、57.82±3.04)%和(52.43±3.87)%。

    • 盐析法提取卵黄免疫球蛋白的研究

      2007, 26(2). CSTR:

      摘要 (543) HTML (0) PDF 273.57 K (25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确定盐析法提取特异性卵黄免疫球蛋白的最佳盐浓度,采用SDS—PAGE鉴定IgY的纯度,用RID测定IgY含量,间接ELISA法检测特异性卵黄抗体的活性。结果表明:用饱和度50%的硫酸铵盐析一次,再用140g/L的硫酸钠溶液盐析,可以获得469,6的回收率和77%的纯度。盐析液经超滤膜包超滤后制得的冷冻干燥制品,保持了完整的抗体结构和良好的抗体活性。这一结果为IgY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奠定了基础。

    • 刺五加发酵乳饮料的生产工艺

      2007, 26(2). CSTR:

      摘要 (555) HTML (0) PDF 221.30 K (14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刺五加嫩叶和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杀茵后接种乳酸茵进行乳酸发酵,在此基础上添加各种辅料制成发酵乳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原料的配比、发酵条件及产品的配方,所得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国家要求,色泽淡绿乳色,酸甜适中,口感细腻,香味浓郁。

    • 甘薯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2007, 26(2). CSTR:

      摘要 (480) HTML (0) PDF 281.95 K (15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经水溶提取、乙醇沉淀、凝胶过滤层析,从广薯98中提取甘薯糖蛋白,并研究了甘薯糖蛋白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对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抑制作用和对H2O3引起红细胞溶血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甘薯糖蛋白能有效地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并能明显地抑制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的生成,但不能抑制H2O2引起的红细胞溶血。

    • 富锌姬松茸胞内多糖的分离及体内抑制小鼠肝癌的研究

      2007, 26(2). CSTR:

      摘要 (488) HTML (0) PDF 400.72 K (131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分离的富锌液态发酵姬松茸胞内多糖组分对小鼠肝癌实体型Heps的体内抑制效果,同时考察了柱层析过后各组分中锌元素的分布情况及给药后小鼠血清锌的变化情况。分离所得组分MP-2在5 mg/(kg.d)剂量下抑瘤率为59.5%(p<0.001),MP-3在10 mg/(kg.d)剂量下抑瘤率为68.1%(p<0.001),两样品在10 mg/(kg.d)剂量下均能使小鼠脾指数显著提高。组分MP-2含锌率3.38‰、MP-3含锌率2.46‰,远高于组分MP-1的含锌率0.12‰;注射样品MP-2、MP-3的实验组小鼠血清锌浓度皆显著高于不给予富锌样品的阴性对照组(p<0.05)。

    • 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药食两用中药浸泡液中痕量镉

      2007, 26(2). CSTR:

      摘要 (472) HTML (0) PDF 235.01 K (12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提供了预富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药食两用中药浸泡液中的痕量镉的新方法。采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作配位剂,在pH 5.0-8.0的条件下,用固体硅胶捕集、抽滤分离Cd-APDC配合物,然后用1 moL/L盐酸从膜滤纸上洗下硅胶,得到能够直接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镉悬浊液。该法简便快速,富集100倍时的特征质量为2.8×10-14g。用此方法测定4药食两用中药浸泡液中的痕量镉,当n=5时,标准偏差为0.002 5-0.005 8,RSD为:0.012-0.052,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8%和111.1%,结果较为满意。

    • 辣椒红色素的分离及光稳定性研究

      2007, 26(2). CSTR:

      摘要 (518) HTML (0) PDF 238.13 K (36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辣椒红色素,得到黄色素酯和辣椒红素二酯,比较它们的光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辣椒红素二酯稳定性较高,4d后仍有50%未被降解;避光存放3个月,辣椒红素二酯最稳定,降解率不到0.5%,而混合色素的稳定性降低。

    • 苯乙烯大孔吸附树脂对苯丙氨酸吸附热力学的研究

      2007, 26(2). CSTR:

      摘要 (553) HTML (0) PDF 239.15 K (1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测定了D4020苯乙烯大孔吸附树脂对苯丙氨酸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能很好地拟合吸附等温线,吸附过程中随阿斯巴甜母液中NH4Cl含量的增加,D4020树脂对苯丙氨酸的吸附量迅速增加,当NH4Cl浓度大于1.0mol/L时,NH4Cl浓度对吸附量影响很小。当pH〈5.0时,pH对吸附量的影响很大。导出了在pH为5.0时吸附量Q关于温度和NH4Cl离子强度的表达式。

    • 日本曲霉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

      2007, 26(2). CSTR:

      摘要 (585) HTML (0) PDF 332.06 K (13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反转录PCR法成功地扩增出日本曲霉β-呋喃果糖苷酶基因,基因片断长度为1917bp,编码638个氨基酸。将所得片断定向克隆到pYX212载体上,并转化至酿酒酵母中,通过酵母菌落PCR检验后,确定该基因在酿酒酵母中获得表达,转化子平均酶活为26.4U/mg。

    • 菌株XC6对10种染料的生物脱色作用

      2007, 26(2). CSTR:

      摘要 (520) HTML (0) PDF 242.69 K (13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菌株XC6对直接、分散、活性、酸性和碱性5大类染料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最易脱色的为分散、直接和酸性染料,最难脱色的为碱性染料阳离子黄;而对于活性染料,有些极易脱色,有些却很难脱色。说明染料在生长茵体上的脱色取决于染料的结构与性质。对其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菌株XC6在脱色过程中,染料先被吸附到茵体表面,然后富集到茵体内,在酶的作用下降解;活性绿还与机体内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 反硝化除磷工艺研究

      2007, 26(2). CSTR:

      摘要 (461) HTML (0) PDF 289.69 K (16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了反硝化除磷工艺的运行效果。结果表明,此反硝化除磷工艺可以较好地进行除磷脱氮,但是磷的去除对进水氮的浓度有一定的要求。在进水COD 400mg/L,总磷15mg/L,氨氮84mg/L的条件下COD的降低率可达96%以上,氮的去除率稳定在86%~88%,磷的去除率为92%~95%。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60mg/L时,磷的去除率为78%,在进水氨氮质量浓度降为44mg/L时磷的去除率降为68%。反硝化除磷比以氧为电子受体的生物除磷可减少耗氧55.5%,剩余污泥的产生量可减少53%,温室气体CO2的产生量可减少体积分数21.4%。

    • 大曲中可培养霉菌多样性的分子分析

      2007, 26(2). CSTR:

      摘要 (425) HTML (0) PDF 239.92 K (9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中温大曲中分离98株霉菌进行纯培养,通过形态和培养特征初步分析后得到6个不同的类群,从各类群中随机选取1个代表菌株进行5.8S-ITS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分布在Monascus属、Eurotium属、Rhizopus属、Cladosporium属、Penicillium属、Absidia属等6个已知真菌属,揭示了中温大曲中霉菌的多样性。

    • 羊肚菌液体深层发酵条件

      2007, 26(2). CSTR:

      摘要 (432) HTML (0) PDF 415.74 K (26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羊肚菌为材料,研究了发酵过程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条件对菌丝体生物量、胞外多糖的影响,以及发酵过程中菌丝体生物量、胞外多糖、总糖及还原糖质量浓度、培养基PH值的动态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羊肚菌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羊肚菌液体深层发酵的最优培养基配比为:玉米粉4.0g/dL、葡萄糖1.0g/dL、黄豆粉2.0g/dL、酵母粉0.3g/dL、KH2PO4 0.2g/dL、MgSO4 0.1g/dL、CaSO4 0.1g/dL;最优培养条件为:24℃,起始pH5.8,250mL的摇瓶装液量为100mL,接种量10mL,摇瓶转速140r/min,发酵时间为108h。

    • 絮凝剂产生菌Diaphorobacter Z-052的发酵研究

      2007, 26(2). CSTR:

      摘要 (500) HTML (0) PDF 282.31 K (9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1株有絮凝活性的细菌Z-05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Di-aphorobacter属。对Z-052产絮凝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优化培养基中,于30℃培养72h,其发酵液对4g/L高岭土悬液的絮凝活性可达93.2%。Z-052絮凝剂对活性炭、土壤、酵母等固体颗粒悬液的絮凝活性分别达到95.1%、80.4%和72.4%。

    • 高效降解氧化乐果菌的初步筛选

      2007, 26(2). CSTR:

      摘要 (627) HTML (0) PDF 337.15 K (14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扬州、天津、吴江、泰州等地区施用过氧化乐果或农药厂排污口的土壤为菌源,以氧化乐果作为惟一碳源和能源,采用逐渐加量的驯化方式,分离得到10株对氧化乐果有一定降解能力的微生物。

    • 表面活性剂和抗氧化剂对三孢布拉霉合成β-胡萝卜素的影响

      2007, 26(2). CSTR:

      摘要 (560) HTML (0) PDF 316.73 K (155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三孢布拉霉(Blakeslea trispora)是发酵生产天然β-胡萝卜素的优良菌种。实验研究了乳化剂OP、Span 20、Tween 80 3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三孢布拉霉合成β-胡萝卜素的影响,确定了三者的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0.075%、0.05%和1%,β-胡萝卜素产量的最大增长幅度分别为15%、10%和50%。抗氧化剂Ethoxyquin对β-胡萝卜素产量的增长有显著作用,最佳浓度为0.025%,β-胡萝卜素产量的增长幅度可高达70%。

    • 啤酒多酚物质对啤酒风味稳定性的影响

      2007, 26(2). CSTR:

      摘要 (514) HTML (0) PDF 256.61 K (20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多酚是啤酒中重要的风味物质,对啤酒质量(非生物稳定性、风味稳定性以及口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者分析了啤酒中多酚物质的来源以及对啤酒风味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啤酒多酚中的单酚物质,研究发现其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阿魏酸和槲皮素等单酚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

    • 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2007, 26(2). CSTR:

      摘要 (1029) HTML (0) PDF 674.61 K (41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介绍了葡萄和葡萄酒中β-葡萄糖苷酶的研究概况,理化性质、酶活测定方法,以及不同来源的酶活检测的研究概况,并且经过分析提出以对硝基苯基β-D-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检测葡萄浆果中的β-葡萄糖苷酶酶活的关键影响因素:粗酶液的制备、酶最适反应温度、最佳反应时间、缓冲液类型和pH及最佳吸收波长。

    • 日本食品系统的状况及其研究进展

      2007, 26(2). CSTR:

      摘要 (667) HTML (0) PDF 428.86 K (32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食品系统学是现代食品经济的新兴理论,倍受国际食品产业界的关注。简述了日本食品系统学的形成与发展,重点介绍了日本食品系统的状况、特征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 脂肪酸脱氢酶研究进展

      2007, 26(2). CSTR:

      摘要 (752) HTML (0) PDF 374.76 K (30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脂肪酸脱氢酶(Fatty Acid Desaturases)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acids,PUFAs)合成途径关键酶,催化脂肪酸链上特定位置形成双键。PUFAs参与构成生物膜,对生物膜的形成和物理性质、膜脂中脂肪酸的组成与不饱和度等方面起主要调节作用。脂肪酸脱氢酶可分为Acyl—CoA、Acyl—lipid和Acyl—ACP3类,又可分为可溶性脱氢酶和膜结合脱氢酶,其中膜结合脱氢酶又有羧基定向脱氢酶和甲基定向脱氢酶之分。脂肪酸脱氢酶结构上都有3个组氨酸保守区,羧基定向脱氢酶N端还有一个类似Cyt b5的血红素结合区。近年来脂肪酸脱氢酶的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本文概述了几种主要脂肪酸脱氢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情况。其中,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来获得高产PUFAs产量的工程菌株或油料作物来生产特定PUFAs有极大应用前景。

当期目录


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