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与传统的菌落计数、杂交技术及PCR技术等相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作为一种检测和定量微生物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可重复性,而且反应过程快速,污染较小.作者综述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定量原理,荧光检测物质,目的基因序列以及其特点,并且列举了在乳酸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摘要:葡萄与葡萄酒中香气成分以游离态和结合态存在.作者阐述了大量存在的结合态香气,即风味前体物的结构、含量及其研究方法,并论述了葡萄酒中风味修饰机制;介绍了关键酶,即β-D-葡萄糖苷酶的相关特性及其来源,并对风味前体物的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摘要:农产品质量问题正在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涉及人民健康和营养的重要问题.现代农业及其加工技术的发展,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检测手段具有灵敏度低、特异性差、成本高、费时费工等明显缺点,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PCR)、分子免疫技术、基因芯片(Gene Chips)技术、核酸杂交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生物科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保障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科技保障.文章主要概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分子生物检测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针对中国现状提出了建议.
摘要:研究了溴甲酚绿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γ-环糊精的条件.在pH为4.1的酸性环境中,γ-环糊精使溴甲酚绿发生增色反应,最大增色波长为640 nm,其增色程度(ΔA)与γ-环糊精质量浓度在0~0.3 g/L的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A =1.032 7Cγ-CD(g/L),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5 7.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ξ640=1.7×106 L/(mol·cm),对γ-环糊精的检出限为7.3×10-4 g/L.样品平均实测回收率为96%~101.3%,RSD为0.071%,可用于γ-环糊精的定量测定.
摘要:以草莓为原料,应用真空冷冻干燥和后续真空微波干燥联合的方式做不同转换点试验,目的是降低能耗,改善产品品质.在干燥的过程中研究了前期冷冻干燥后物料的含水率、后续真空微波干燥微波功率等因素对干燥过程的影响,并将得到的产品与普通的冷冻干燥干燥时间和产品品质方面进行比较,确定了联合干燥较佳的转换点为真空冷冻干燥草莓的含水量为40%左右,微波功率为2 100 W.将得到的产品进行调味,开发出一种大众喜爱的休闲食品.
朱选 , 曹俊明 , 许丰孟 , 陈水春 , 赵红霞 , 蓝汉斌
摘要:以平均初始体质量5g的罗非鱼为试验对象,在赖氨酸(Lys)及蛋氨酸(Met)均呈缺乏状态的基础饲料中,分别补充结合态Lys(PBL),晶体Lys(UCL)和包膜Lys(CL)等3种形式的Lys,晶体Met(UCM)、包膜Met(CM)和羟基蛋氨酸钙(MHA-Ca)等3种形式的Met,共配制8组等氮等能饲料,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实验水温24~30 ℃,持续56 d.结果表明,对照组增质量率317.99%,单独补充质量分数0.15% PBL、0.15% UCL、0.15% CL 3种形式外源Lys的增质量率分别是326.93%,337.02%、329.42%,对罗非鱼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同时补充质量分数0.15% CL及0.1% CM,罗非鱼增质量率为353.22%,显著提高了罗非鱼的生长水平;而同时补充质量分数0.15% UCL及0.1% UCM、0.15% PBL及0.1% UCM、0.15% PBL及0.1%MHA-Ca的增质量率分别为304.15%、308.78%、337.19%,对罗非鱼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补充外源氨基酸对罗非鱼肝脏水分有降低趋势,对其它常规组成及肌肉氨基酸组成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包膜赖氨酸及包膜蛋氨酸在适宜的补充方式下,对罗非鱼的促生长效果要优于其它形式的赖氨酸及蛋氨酸,可有效平衡罗非鱼饲料配方的赖氨酸及蛋氨酸水平的不足.
摘要:利用双螺杆挤压机,以脱脂豆粕(DSM)为主要原料,同时以浓缩大豆蛋白(SPC)作对比,考察了玉米淀粉添加量及混合物水分质量分数对仿生肉制品硬度和粘附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DSM为主要原料,添加玉米淀粉质量分数6%及控制水分质量分数26%的条件下,在机筒中心温度为135 ℃挤压所得产品在硬度上与对照牛肉干样品接近;同样在添加玉米淀粉质量分数13%和控制水分质量分数为40%的条件下,所得产品的粘附力与牛肉干较接近.根据仿生肉制品质量评估权重系数(硬度为70%,粘附力为30%)得到制备仿生肉制品的DSM与玉米淀粉最佳质量比为15∶2.制品的密封保存有利于贮藏稳定性.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仿生肉制品的微观结构呈多层、纤维状结构.
摘要:以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SA)-活性炭共聚物为载体,对脂肪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了活性炭浓度、酶初始浓度、缓冲液pH值、吸附时间及温度对固定化酶的活性及蛋白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乙烯醇(PVA)-海藻酸钠凝胶中加入1 g/dL活性炭制成复合凝胶球,在25 ℃、pH值5.5的条件下对30 mg/mL的酶液吸附12 h,所得吸附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较好.吸附固定的脂肪酶较游离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升高10 ℃,最适作用pH范围变宽,且向碱方向偏移0.2个单位.
摘要:采用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山楂叶和果中黄酮的含量,消除了由于山楂叶和果中黄酮光谱吸收峰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由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实验结果:回归方程ΔA=88.795C-0.206 0;相关系数r=0.999 4;黄酮质量浓度在0~40.6 μg/mL范围内,分别在波长λ1=463 nm、λ2 =417 nm、λ3 =382 nm测吸光度时,则ΔA与质量浓度C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回收率为96.86%~102.46%;变异系数小于0.136%.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较好,且操作简便易行.
摘要:探讨南瓜多糖(Pumpkin Polysaccharide, PP)对实验性高血糖模型小鼠血糖的影响,并研究其降血糖作用的可能机制.采用四氧嘧啶诱发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腹腔注射PP 0.2 g/kg,观察其给药不同时间的血糖、肝糖原、血清胰岛素等指标.结果:PP组灌服腹腔注射7 h后血糖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01).在注射四氧嘧啶2 h后,模型组和PP组小鼠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但PP组小鼠的肝糖原值保持在正常水平.7 h后,PP组小鼠的血清胰岛素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增加 (P<0.01),肝糖原值仍保持在正常水平.同时,PP能降低糖尿病小鼠口服糖负荷后血糖的峰值,并加快已升高的血糖水平回落的速度.PP可对抗四氧嘧啶引起的血糖升高,改善糖耐量,增加肝糖元合成,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或增加组织对糖的转化利用有关.
摘要:比较了10种大孔树脂对蓝莓花色苷的吸附和解吸效果,研究了AB-8型大孔树脂对蓝莓花色苷的吸附与解吸条件.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是纯化蓝莓花色苷效果较好的树脂;蓝莓花色苷在AB-8型树脂上的吸附平衡时间为4 h,解吸平衡时间为2 h,吸附的最适质量浓度为750 mg/L;30 ℃,pH 3.0时吸附能力比较强,解吸时宜选用体积分数60 %乙醇溶液.该工艺生产的花色苷产品为紫黑色粉末,色价为54.10,回收率为88.20 %.
摘要:探讨了超声提取温度、溶剂体积、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对白芍总苷提取率的影响,并用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选超声提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溶剂体积对白芍总苷的提取影响最大,超声提取时间影响最小,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温度为60 ℃,溶剂体积为25 mL,超声作用时间为40 min, 超声功率为320 W.白芍总苷提取率为1.945%.
摘要: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龙眼果中水溶性单糖和寡糖组分的种类和含量,考察这些糖组分在龙眼晒干前后的变化.采用 Hypersil NH2柱为固定相,V(乙腈)∶V(水)=80∶20为流动相,体积流量1 mL/min,蒸发光散射法检测.绘制7种标准糖的线性回归方程并计算其检测限,进而分别分离测定新鲜龙眼果和龙眼干中水溶性糖的种类和含量.研究发现:龙眼鲜果和干果中的单糖和寡糖主要为果糖、葡萄糖、蔗糖.3种糖在25~1 000 μg/mL范围内与其色谱峰面积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品回收率在97%~10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40%.3种糖中以蔗糖的质量分数为最高,达517.28 mg/g.3种糖的总质量分数在鲜果中为830.36 mg/g,而在干果中下降了14.8%,其中又以蔗糖的下降最为显著,达20.6%,质量分数降低的原因可能是晒干过程发生了美拉德反应和寡糖的水解.
摘要:食品的高压与低温协同处理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工艺.以黄花鱼为实验原料,进行了高压辅助冻结、高压转移冻结、高压诱导冻结以及高压辅助解冻过程的超高压与低温协同处理的实验研究,考察了经超高压与低温协同处理作用对鱼肉品质和微生物灭活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相比于常规冷冻与解冻具有明显优势,其中以高压转移冻结的效果最为明显;鱼肉品质得到提高、质地和微观组织得到改善,并且汁液损失减少,同时对微生物的灭活也有显著的作用.
摘要:固体硫酸铵沉淀盐泽螺旋藻藻胆蛋白,羟基磷灰石(HA)柱分离纯化具光敏效应的藻蓝蛋白(C-PC),光谱、电泳鉴定其纯度.体外细胞实验表明C-PC经光敏作用能更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摘要: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将大肠杆菌从FD蔬菜块中分离出来并进行菌种保存,对保存的菌种分别采用臭氧、紫外辐照、微波等杀菌手段处理,并确定最优杀菌工艺条件,以期对FD蔬菜块的微生物控制起作用.
摘要:利用发酵法从芦丁水解液中制备L-鼠李糖,选取酵母用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3个影响因素,采用均匀设计和T型关联度分析法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为:酵母用量为母液的3%,发酵时间为5 h,发酵温度为35 ℃,产品质量浓度为9.52 g/L.
摘要:利用有机膜和无机膜对生酱油进行了膜过滤实验,考察了膜过滤的除菌效果,检测了膜过滤前后与酱油风味品质直接相关的11个指标的差异,包括酱油风味成分,氨基酸,有机酸,氨基态氮和总氮等相关质量指标.比较得出在除菌效果上有机膜的处理效果要远好于无机膜,而理化指标和风味指标的对比也表明有机膜的处理效果要优于无机膜和常规的热灭菌处理效果.因此,采用0.1 μm孔径的聚偏二氟乙烯材质的有机膜,在操作压力1.0 MPa,温度为31~33 ℃时,能有效除去生酱油中的所有微生物,并且不损害酱油的原有风味.
摘要:考察了不同底物浓度对一种新型的厌氧发酵工艺--多级逆流工艺厌氧发酵城市污泥产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污泥底物质量浓度条件多级逆流厌氧发酵产酸效果变化较大,当污泥底物质量浓度为VS=100 g/L时,有机酸质量浓度与产率分别达到20 g/L 和0.20 g/gVS.对高浓度难降解污泥的处理,多级逆流工艺有较大优势.研究结果还表明,多级逆流促进了高质量浓度污泥底物发酵产酸的机制在于降低了发酵产物对厌氧产酸细菌的抑制效应.
摘要:从无锡惠山采集的土样中筛选得到一株产低温脂肪酶的细菌,经形态和16S rDNA序列鉴定,命名为Serratia marcescens SYBC Y-R.利用合成培养基初步确定摇瓶发酵产脂肪酶的最适碳源为乳糖(质量浓度2.5 g/L),最适氮源为氯化铵(质量浓度1.5 g/L),钙离子明显地促进了该菌发酵产脂肪酶.
摘要:探索了获取高活菌数的发酵乳饮料的发酵条件.以温度、营养、接种量为试验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以上3因素在乳酸菌乳饮料发酵过程中对试验指标乳酸菌数影响的显著性.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试验结果影响极显著(P<0.01),营养浓度影响显著(P<0.05),接种量影响不显著(P>0.05).进一步的正交试验结果表明,高活菌数的乳饮料的最优化发酵工艺组合为发酵温度29 ℃,奶粉加入量(营养浓度)10 g/dL,接种体积分数5%.
摘要:作者采用VITEK-32自动化微生物分析仪鉴定系统、API微生物鉴定系统和手工法鉴定年糕中的微生物.研究结果表明:引起年糕腐败的典型菌株有6株,所占比例分别为:波茨坦短芽胞杆菌(Brevibacillus borstelensis)为1%、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为21%、乙酰短杆菌(Brevibacterium acetylicum)为8%、希氏短杆菌(Brevibacterium healii)为7%、曲霉菌属(Aspergillus)为49%、茁芽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pullulans)为9%.在这些菌株中,曲霉菌是造成年糕腐败的优势菌株,在生产车间、摊凉板中污染较多.而巨大芽孢杆菌主要来源于原料粳米中,在年糕中主要以芽孢的形式存在,若控制不当,在贮藏后期很容易爆发.
摘要:为了研究自制的香菇酸乳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作者采用小白鼠的体重增长率、脏器指数、血清抗菌活性、溶血素含量、溶菌酶活性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等检测方法,比较了自制的香菇酸乳与普通酸乳和生理盐水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理盐水相比,香菇酸乳和普通酸乳能显著地提高小白鼠的体重增长率、脏器指数和血清抗菌活性,而两种酸乳之间差异不显著(香菇酸乳比普通酸乳更能显著地提高胸腺指数除外);香菇酸乳显著地提高小白鼠血清的溶血素和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但是普通酸乳和生理盐水不具有该功效;香菇酸乳和普通酸乳与生理盐水相比较均能显著地提高小白鼠血清溶菌酶活性,且香菇酸乳比普通酸乳提高溶菌酶活性的作用更显著.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