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5(2):113-122.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01 CSTR:
摘要:通过增强不可折叠蛋白质响应(UPR)信号途径以及研究不同培养温度下的影响,来提高重组葡萄糖氧化酶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影响毕赤酵母外源蛋白表达的因素,主要为内质网中的折叠速率以及不可折叠蛋白积累造成的胞内胁迫压力。通过共表达HAC1基因对不可折叠蛋白信号通路进行调控,摇瓶中改造菌株PP-G-HAC1胞外酶活达到161 U/mL,相比于原始重组葡萄糖氧化酶菌株提高了34%。进一步研究不同温度下过量表达HAC1基因对菌株的生长和分泌外源蛋白的影响,菌株PP-G-HAC1在3 L发酵罐中28 ℃培养,酶活达到1 008 U/mL,胞外重组蛋白质达到14.43 g/L,相比原始菌株在相同条件下提高了3.12倍。
乌日娜 , 王茜茜 , 唐筱扬 , 张颖 , 邹婷婷 , 武俊瑞
2016, 35(2):123-128.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02 CSTR:
摘要:L. plantarum FS5-5是一株筛选自东北传统发酵大酱、具有耐盐特性的植物乳杆菌。该研究利用蛋白组学双向电泳技术,比较了其在NaCl质量浓度分别为0、3 g/dL的MRS培养基中生长至对数生长中期的蛋白组学表达差异情况。结果表明,有16个蛋白质点的表达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经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鉴定,其中有12个蛋白质点鉴定出来,包括10个表达增强的蛋白质,分别为UDP-N-乙酰氨基葡萄糖二磷酸化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半胱氨酸氨基肽酶、UDP-N-乙酰胞壁酰丙氨酸-D-谷氨酸连接酶、前噬菌体蛋白、ABC转运蛋白(铁硫聚类组装蛋白)、胆盐水解酶、谷氨酰胺合成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Xaa-蛋白二肽酶;还有2个表达减弱的蛋白质,分别为腺苷酸琥珀酸合成酶,丙酮酸激酶。盐胁迫可诱导乳酸菌产生复杂的盐应激反应,涉及不同的代谢调控途径。
2016, 35(2):129-135.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03 CSTR:
摘要:为促进Pichia pastoris X33 α-1,6-甘露糖转移酶(OCH1p)与α-1,3-甘露糖转移酶(ALG3p)双突变菌株(och1 alg3 mX33)作为蛋白质表达宿主菌的应用,为双突变菌株进一步糖基化的研究奠定基础。作者通过紫外诱变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的方法来提高双突变菌株的生长速度以及适应能力。经过4轮筛选发现了生长速度提高15%、温度敏感性有所降低、细胞存活率有所提高的双突变菌株。
2016, 35(2):136-143.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04 CSTR:
摘要:研究了不同氨氮(氯化铵)浓度(0.05~0.8 g/L)和生长温度(22、25、28 ℃)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胁迫温度(30、35、38 ℃)对虾青素积累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培养条件下雨生红球藻的OD值、干重、叶绿素以及虾青素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以氯化铵为氮源的条件下,雨生红球藻更适宜在低氨氮浓度下生长,适宜的氨氮质量浓度是0.1 g/L,最适生长温度为22 ℃,以高温胁迫时,最佳胁迫温度为35 ℃。
2016, 35(2):144-150.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05 CSTR:
摘要:黄酒的氨基酸态氮是用来反映其中的氨基酸及小肽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黄酒的质量等级和整体风味。作者针对黄酒后酵阶段工艺条件进行研究,通过对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态氮、活酵母数的动态变化以及酒体的理化指标和氨基酸组成分析,考察后酵时间和温度对氨基酸态氮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态氮主要产生在黄酒后酵阶段,后发酵时间从14 d延长至17、20、23 d,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分别提高24.7%、31.7%和37.6%,酵母自溶过程对后酵末期氨基酸态氮的贡献显著。升高后酵温度有利于氨基酸态氮的形成,后酵温度对氨基酸态氮的形成同时受到蛋白质降解酶活性和酵母自溶两方面的综合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氨基酸是氨基酸态氮的主要组成,其含氮量占氨基酸态氮60%以上。
齐颖颖 , 吴萌 , 王怡雯 , 刘慧 , 谢远红 , 张红星
2016, 35(2):151-155.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06 CSTR:
摘要:运用辐照法和热灭菌法自制单增李斯特菌的免疫原、检测原,运用尾静脉免疫方法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制备得到抗单增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免疫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成功筛选4株能稳定分泌抗单增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腹水抗体效价为1∶102 400~1∶409 600,免疫球蛋白亚型为IgG1、Ig2a、Ig2b,亲和力常数在1×107~1×1010 L/mol;经测定分析出最佳配对抗体;并与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及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菌属无明显交叉反应;进行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对模拟单增李斯特菌污染肉样检测其灵敏度达1×103 CFU/mL。获得高效价、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单克隆抗体,为食品中致病菌单增李斯特菌残留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邢德明 , 李新华 , 袁慎亮 , 王晓辉 , 迟乃玉 , 张庆芳
2016, 35(2):156-161.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07 CSTR:
摘要:筛选出一株产SOD乳酸菌,并对SOD进行分离纯化。采用平板富集、革兰氏染色等方法进行初筛。再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检测SOD酶活进行复筛。并经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硫酸铵沉淀、超滤、Sephadex-G100、DEAE-Sepharose FF等方法进行纯化。筛选得到一株产SOD相对较高菌株SD006,经鉴定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纯化后酶活达37 959.2 U/g。细菌SD006是一株产SOD的植物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人体益生菌,乳酸菌SOD可作为食用SOD添加到食品中,具有潜在开发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
2016, 35(2):162-165.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08 CSTR:
摘要: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可以引起十字花科细菌性黑斑病,是侵染萝卜、白菜、花椰菜等农作物的重要病害之一。以灭活的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NCPPB1820)为免疫原免疫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技术,筛选最终获得6株产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与抗体偶联,作为检测探针,分别将6种单克隆抗体作为包被抗体,进行两两配对筛选。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抗体特异性较好,对水稻细菌性谷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玉米细菌性枯萎病菌、丁香假单胞菌丁香致病变种均没有交叉反应。以6号抗体作为检测抗体(6-HRP),以1号抗体作为包被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分析法获得了最佳的敏感度。检测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的最低检测限为 1.5×105 cfu/mL,定量限为4.12×105 cfu/mL。基于双抗体夹心的酶免疫方法特异性好,便捷,可以实现对丁香假单胞杆菌斑点致病变种病菌高通量测定。
2016, 35(2):166-172.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09 CSTR:
摘要:将酶解反应与几种膜分离技术集成构建一种制备紫菜抗氧化肽,并同时分级分离其它活性物质以实现综合利用。先后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 000的超滤膜和500的纳滤膜对紫菜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优化操作参数,抗氧化肽回收率达73.1%,多糖回收率达55%,膳食纤维回收率达85%,多肽得率达18%;考察该工艺所得紫菜抗氧化多肽的应用特性,结果表明:纳滤浓缩后多肽液0.5 m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可达68.5%,该多肽最适作用pH为8.5,经80 ℃处理6 h后的紫菜抗氧化肽仍保留83%左右的相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
2016, 35(2):173-179.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10 CSTR:
摘要:将来源于作者所在实验室构建保存E.coli pET-20b(+)/CGT?驻E-CBMAmy的CGT⊿E-CBMAmy基因插入6种含有不同信号肽(estA、bpr、vpr、yncM、yvgO和ywbN)的穿梭质粒pMA0911-SPs中,构建了6种重组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入表达宿主B. subtilis WB600中,获得了6株重组菌。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estA信号肽介导的分泌效果最好,L-抗坏血酸2-葡萄苷产量达到0.81 g/L,明显高于其他5株重组菌。选取WBpMB/CGT?驻E-CBMAmy作为出发菌株,进行了摇瓶发酵条件优化,实现了CGT?驻E-CBMAmy酶的高效表达,最终使AA-2G产量提高了2.16倍,VC转化率达到21.9%。
2016, 35(2):180-184.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11 CSTR:
摘要:对交替假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基因组中潜在的胶原蛋白酶基因进行克隆与表达,并鉴定重组蛋白PNJC的酶活力。根据NJ631基因组序列草图,利用基因组信息发掘方法获得胶原蛋白酶功能提示的编码基因,进而利用高效表达质粒pET28a构建重组表达系统。经IPTG诱导表达、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重组蛋白纯化产物。以不溶性Ⅰ型胶原蛋白为底物,测定胶原蛋白酶酶活力。对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基因组信息挖掘,从中发现一条疑似编码胶原蛋白酶的基因序列,命名为Pnjc。该基因全长1 359 bp,GC含量45.62%,编码由45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约51 000大小的胶原蛋白酶。SDS-PAGE 检测表明,胶原蛋白酶PNJC在0.2 mmol/L的IPTG诱导下得到高效表达。经过亲和层析获得纯化重组蛋白PNJC,蛋白质质量浓度约为1 mg/mL。酶活检测表明,PNJC的酶活力为160.34 U/mg,为标准品的70.48%。PNJC高酶活力表明,Pseudoalteromonas sp.NJ631来源的胶原蛋白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工业开发潜力。
陆源 , 陈伟 , 李利云 , 彭荣刚 , 李菲 , 邬敏辰
2016, 35(2):185-191.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12 CSTR:
摘要: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的结果,采用基因突变和大引物PCR技术完成人白细胞介素-29(hIL-29)成熟肽第33位氨基酸的定点突变,成功实现其在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GS115中的异源表达。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9变异体蛋白(rhIL-29mut33)在不同质量浓度时,对肝癌细胞BEL7402、结肠癌细胞HCT8和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而且抑制增殖效应强于野生型rhIL-29。与低质量浓度相比,高质量浓度下rhIL-29mut33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更强,对上述3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分别达到(31.76±2.87)%、(22.47±0.26)%和(34.41±0.40)%。rhIL-29mut33良好的生物学活性表明该变异体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2016, 35(2):192-196.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13 CSTR:
摘要:为研究蕹菜叶面的的功能基团,将分离纯化得到的电泳纯的蕹菜过氧化物酶,分别用乙酰丙酮、顺丁烯二酸酐,二巯基苏糖醇、氯胺-T、溴代乙酸、对氯汞苯甲酸、苯甲基磺酰氟、N-乙酰咪唑选择性地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并测定修饰前后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精氨酸残基、赖氨酸残基、组氨酸残基和巯基可能是蕹菜过氧化物酶发挥活性的必需基团,而甲硫氨酸硫醚基、丝氨酸残基和酪氨酸酚羟基可能不是蕹菜过氧化物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
2016, 35(2):197-204.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14 CSTR:
摘要:对红茶菌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以发酵液 pH 值和感官评分为衡量指标,得到红茶菌发酵最佳工艺条件是发酵基质中加入红糖,速溶普洱茶∶水=0.8 g∶1 000 mL,红糖添加量为5.5 g时,红茶菌发酵液 pH 值为3.7,红茶菌饮料呈橙红色,香气好,口味酸甜适中,且产膜效率高,优化工艺的微生物鉴定结果表明,红茶菌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体,而且发现没有报道过的微生物种类,这些微生物有利于红茶菌的发酵且对人体有益。
2016, 35(2):205-210.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15 CSTR:
摘要:以灵芝子实体超细粉为原料,用不同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浸提,对灵芝酒浸提过程中主要功能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灵芝酒中总皂苷、总多糖和总蛋白质3种主要活性成分的质量浓度均随浸提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其中总皂苷、总多糖的质量浓度在第35天左右达到峰值,之后略有下降,总蛋白质质量浓度在第30天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开始降低;灵芝酒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在第35天左右达到最大值,其抗氧化能力与总皂苷质量浓度、总多糖质量浓度和总蛋白质质量浓度均呈正相关;浸提用酒度数不同,制得灵芝酒的活性成分质量浓度不同,其抗氧化能力也不同,其中70 °酒能较好地提取灵芝中3种主要活性成分,制得灵芝酒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因此,70 °酒最适宜用来浸提灵芝酒,最佳浸提时间为35 d左右。
2016, 35(2):211-218.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16 CSTR:
摘要:以菊芋为原料对菊芋酒的酿造工艺及香气成分进行初步研究。通过3种酵母菌对菊粉液体发酵的比较实验,确定菊芋酒最佳的酿造菌种。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索菊芋酒的最佳生产工艺。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质联用技术(GC-MS) 对菊芋酒主要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菊芋酒的最佳酿造酵母为实验室筛选的产菊粉酶酵母K.marxianus X2;2)当以产品的酒精度为衡量指标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温度30 ℃,酵母接种体积分数5%,菊芋汁糖度22 °Bx;当以产品的感官品质为衡量指标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主发酵温度28 ℃,酵母接种体积分数为6%,菊芋汁糖度20 °Bx;3)从菊芋酒中共鉴定出40种香味物质,含量相对较多的主体香气物质是乙酸戊酯、己酸乙酯及辛酸乙酯。选出了一株可以直接用于菊芋酿酒发酵的酵母菌种,获得色、香、味俱佳的菊芋酒。
2016, 35(2):219-223.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6.02.017 CSTR:
摘要:以转基因马铃薯块茎为材料,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蒽酮比色法测定了其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的质量分数。对其GBSS、SSS的活性进行了测定,采用SPSS软件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转基因马铃薯(K5)总淀粉、支链淀粉的质量分数升高差异显著,GBSS、SSS的活性及直链淀粉质量分数降低差异显著。表明利用RNAi对马铃薯块茎淀粉合成酶基因的干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