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第35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黑果枸杞生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2016, 35(6):561-568.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01

      摘要 (470) HTML (0) PDF 1.02 M (90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综述了黑果枸杞的主要功能成分及其提取与测定,以及生理活性作用。黑果枸杞含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具有抑菌、保肝护肾、抗氧化、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

    • 仓储小麦隐蔽性害虫的检测模型及算法

      2016, 35(6):577-583.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03

      摘要 (378) HTML (0) PDF 965.00 K (16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粮食在存储过程中极易发生虫蚀现象,因此需要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来检测粮食是否染虫。结合机器学习和生物光子学的相关理论,分别测量正常和含虫小麦的自发光子数,然后提取8个统计特征和13个直方图特征,分别采用线性判别分析LDA和二次辨别分析QDA算法对正常小麦和含虫小麦进行识别,同时针对小样本情况下协方差矩阵奇异性问题,引入正则化判别分析RDA方法,对QDA算法进行优化,提高分类正确率。实验结果证实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 NH+4离子对重组毕赤酵母产华根霉脂肪酶发酵过程的影响

      2016, 35(6):591-596.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05

      摘要 (479) HTML (0) PDF 1.10 M (9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重组毕赤酵母在7 L的发酵罐中进行分批补料高密度发酵,考察不同NH4+质量浓度对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表达华根霉脂肪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加(NH4)2SO4溶液维持NH4+质量浓度在7 g/L时华根霉脂肪酶酶活最高,分别是不补加(NH4)2SO4溶液、补加并维持NH4+质量浓度在5 g/L、10 g/L条件下的1.41、1.11、1.08倍,而且在该氮源质量浓度条件下,胞外总蛋白质质量浓度最高,达到5.61 g/L。通过分析不同氮源条件下发酵参数比生长速率、产物比形成速率和底物比消耗速率的差异,发现发酵维持NH4+质量浓度在7 g/L时,产物比形成速率和底物比消耗速率均较高,这与该条件下产酶水平最高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对毕赤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过程中的氮源进行优化,能够明显促进外源蛋白质的表达。

    • 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对酵母增殖的影响

      2016, 35(6):597-603.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06

      摘要 (423) HTML (0) PDF 1021.10 K (1433)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研究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对酵母增殖的影响,将酶解物添加到麦芽糖浆中,通过水解度、相对分子质量、游离氨基酸组成和酵母渗透压耐受性,探索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对酵母增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可作为酵母生长增殖的有效氮源;酶解物DH 8.7%时酵母增殖效果最佳;酵母能有效利用的肽段主要集中在3 kDa以下;较小相对分子质量肽段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其对酵母渗透压耐受性的提高均有利于酵母增殖。

    • 超声波对黄酒后发酵过程的影响

      2016, 35(6):604-610.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07

      摘要 (514) HTML (0) PDF 966.90 K (81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探明超声处理对黄酒后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发酵阶段超声处理对黄酒发酵醪液常规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发现,每天超声处理5 min和10 mi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乙醇的产生,但并没有显著提高发酵终点的酒精度(乙醇体积分数)。每天超声处理10 min、发酵17 d的黄酒氨基酸组成接近正常发酵20 d 时黄酒的氨基酸组成。超声处理使发酵20 d时黄酒中有机酸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该结果初步显示超声处理在黄酒酿造过程中应用的可能性。

    • 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2-酮基-L-古龙酸合成途径在氧化葡萄糖酸杆菌中的整合表达与强化

      2016, 35(6):611-616.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08

      摘要 (756) HTML (0) PDF 891.21 K (120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前工业生产VC的方法为二步发酵法,但该法涉及两步3种微生物,存在操作工序繁琐、需要消耗大量原材料及能源等缺点。一步发酵法被认为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对VC的工业化生产起到革命性的改变。为了克服重组质粒易丢失及需要添加抗生素等不利因素,将普通生酮基古龙酸菌(K. vulgare WSH-001)中的山梨糖脱氢酶基因(sdh)和山梨酮脱氢酶基因(sndh)整合到氧化葡萄糖酸杆菌(G.oxydans WSH-003)基因组,得到一步发酵生产菌株G. oxydans-ss。将其在1 L的罐中发酵,72 h时2-KLG产量达到最高,为37.6 g/L。为了进一步提高2-KLG的产量,还采用了辅因子工程。吡咯喹啉醌(Pyrroloquinoline quinone,PQQ)是SDH和SNDH的辅酶,通过在G. oxydans-ss中过量表达来自K.vulgare WSH-001的pqqABCDE基因,得到重组菌G. oxydans-ss/pqqABCDE。将其在1 L的罐中发酵,84 h时2-KLG产量达到最高,为44.5 g/L。以上结果对VC的一步发酵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使一步发酵法生产VC的工业化生产有望实现。

    • 高山被孢霉产花生四烯酸的发酵和老化工艺

      2016, 35(6):617-622.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09

      摘要 (1314) HTML (0) PDF 1.18 M (8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山被孢霉对于淀粉质原料具有优良的利用能力。采用经淀粉酶液化的玉米粉-豆粕培养基,研究了高山被孢霉在5 L容积机械搅拌罐液态发酵的主要参数,如搅拌转速和通气体积比对于高山被孢霉发酵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得到最优的搅拌转速和通气体积比,分别为200 r/min和1∶1。研究发现,采用发酵罐培养5 d的菌丝体,最佳的老化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是20 ℃和5 d。本研究把谷物粗原料成功用于高山被孢霉发酵产花生四烯酸,经发酵罐优化和菌体老化后的花生四烯酸产量达到11.7 g/L,菌体老化可以在保持产量的同时缩短发酵周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有望实际用于花生四烯酸的工业化生产。

    • 氧化葡萄糖酸杆菌WSH-003中D-山梨醇脱氢酶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2016, 35(6):623-628.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10

      摘要 (415) HTML (0) PDF 834.25 K (11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G. oxydans WSH-003能够高效地将D-山梨醇氧化为L-山梨糖,是工业VC生产的重要菌株。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该菌中存在3种不同的D-山梨醇脱氢酶基因簇(sldh),但这3种基因簇在菌株氧化D-山梨醇过程中的表达情况还未确定。WYLY HX ,首先利用BLAST(Basic Local Alignment Search Tool)软件在线比对,确定了3种酶,分别为一种FAD(flavin adenine dinucleotide)辅酶依赖的山梨醇脱氢酶(FAD-SLDH)和两种不同的PQQ(pyrroloquinoline quinone)依赖的山梨醇脱氢酶(PQQ-SLDH)。然后,利用新一代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发酵过程5个时期(4、8、12、20 h和40 h)的菌体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结果表明,基因座位为O1G_RS0104395/O1G_RS0104400的sldAB2基因在5个时期的转录水平FPKM(Fragments Per Kilobase of exon model per Million mapped reads)值均很低,而基因座位为O1G_RS0105425/O1G_RS0105430的sldAB1和基因座位为O1G_RS0106820/O1G_RS0106825 /O1G_RS0106830的sldSLC基因的FPKM值较高,且都随着D-山梨醇的快速氧化而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表明,sldAB1和sldSLC基因为氧化葡萄糖酸杆菌WSH-003中主要表达的D-山梨醇脱氢酶基因。本研究成果为菌株中D-山梨醇脱氢酶的后续研发提供了方向。

    • 侧孢短芽孢杆菌抗菌肽的结构与性质

      2016, 35(6):629-634.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11

      摘要 (495) HTML (0) PDF 1.08 M (14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侧孢短芽孢杆菌S62-9所产抗菌肽的结构与性质,采用MALDI-TOF/TOF、FT-IR对抗菌肽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序列及二级结构进行解析。结果显示,该抗菌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602.004 4 Da,由11个氨基酸组成:L-Y-K-L-V-K-V-V-L-N-M,其N端有一分子胆碱修饰,C端有细交链孢菌酮酸衍生物修饰,二级结构主要由β-转角和无规卷曲构成。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抗菌肽对所选4株革兰氏阳性菌的MIC为7.81 μg/mL,对4株革兰氏阴性菌的MIC为7.81~62.5 μg/mL,对青霉、黑曲霉的MIC分别为31.25、62.5 μg/mL。溶血试验结果显示:抗菌肽质量浓度≤62.5 μg/mL时,其溶血率不超过10%;但抗菌肽质量浓度≥125 μg/mL时,其溶血率超过80%。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抗菌肽具有很强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对蛋白酶有很好的耐受性。

    • 风味物质初始质量分数与储存温度对LDPE吸附性能的影响

      2016, 35(6):635-639.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12

      摘要 (542) HTML (0) PDF 852.97 K (122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包装材料对食品风味化合物的吸附会引起食品感官品质变化,甚至产生食品包装安全问题,其中风味物质本身的浓度和食品储存条件将直接影响包装材料的吸附特性。采用GC法测定塑料薄膜LDPE对不同种类风味化合物(己醛、乙酸丁酯、戊酮、辛醇)的吸附量,分析食品风味化合物不同的初始质量分数与储存温度对薄膜吸附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LDPE对风味物质平衡吸附量随着食品模拟液中的物质初始质量分数(10~1 000 mg/kg)的上升而增大;高温加剧风味物质分子运动,降低LDPE结晶度,以及改变模拟液中风味物质含量,从而促进吸附程度;但高温同时将促使乙酸丁酯等物质发生分解,一定程度上造成吸附量的减少。

    •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u10-1脂肪酶的异源表达

      2016, 35(6):640-647.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13

      摘要 (377) HTML (0) PDF 1.25 M (14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PCR扩增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Lu10-1脂肪酶基因,将基因片段分别克隆到大肠杆菌、毕赤酵母和枯草杆菌的表达载体,转入表达菌株中。结果表明,重组脂肪酶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在毕赤酵母中未有表达,而在枯草杆菌中实现了胞外分泌表达,测得发酵上清液酶活为13.8 U /mL。对重组枯草杆菌发酵条件进行了摇瓶初步优化和3 L的反应器分批培养。当以TB为出发培养基,初始pH 6.5,温度为37℃时,在3 L的发酵罐上最终酶活达到34.5 U/mL,是野生菌表达量的4.2倍。

    • 脂肪酶生产菌株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2016, 35(6):648-656.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14

      摘要 (459) HTML (0) PDF 1.90 M (84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获得具有高产脂肪酶能力的菌株,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再经过维多利亚蓝B平板初筛和两次摇瓶复筛,从自然界中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高酶活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G1。通过提取16S rDNA进行同源比对,确定该菌属于伯克霍尔德氏菌属。该菌经紫外和ARTP复合诱变得诱变株G1-7-4,酶活较原始菌株提高了51.87%。在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脂肪酶酶活的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影响酶活的重要因素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玉米油33.09 mL/L,酵母膏31.90 g/L,初始pH 6.67。该条件下酶活最高达到80.62 U/mL,为初始条件下的24.81倍。该脂肪酶的最适pH为8.0,在30~80 ℃范围内均具有较高酶活,最适反应温度为50 ℃。

    • 箬叶中4种黄酮苷的同步HPLC检测

      2016, 35(6):657-659.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15

      摘要 (904) HTML (0) PDF 458.19 K (13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箬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采摘国内箬叶主产区浙江松阳、武义,以及安徽黄山、福建光泽、江西宁都的样品。样品经体积分数50%乙醇提取,随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快速检测其中异荭草素、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含量,方法简单准确。结果显示,不同产地的箬叶均含有较丰富的黄酮苷。该结果揭示了国内不同产地的箬叶中异荭草素、荭草素、牡荆素、异牡荆素的含量差异,为全面深入研发箬叶提供采收情况和质量评价参考。

    • 产漆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的初步优化

      2016, 35(6):660-666.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16

      摘要 (486) HTML (0) PDF 1.84 M (1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甘蔗渣滤泥中筛得一株具有漆酶活性的细菌SYBC starX,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实验及形态学观察,鉴定为考克氏菌属(Kocuria);利用液态发酵法研究了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对其发酵产漆酶的影响,确定菌株SYBC starX的最优碳源为15 g/L α-乳糖,最佳氮源为40 g/L大豆蛋白胨,最适铜离子和锰离子的浓度分别为3 mmol/L和0.4 mmol/L。

    • 富硒益生菌的筛选及其富硒条件的优化

      2016, 35(6):667-671. DOI: 10.3979//j.issn.1673-1689.2016.06.017

      摘要 (817) HTML (0) PDF 634.77 K (12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获得能耐受较高亚硒酸钠质量浓度和具有富硒能力的益生菌菌株,对7株酵母菌和12株乳酸菌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在亚硒酸钠质量浓度为20~80 μg/mL的平板上生长,乳酸菌YQRS菌株和酵母菌FJYJM3菌株具有较高的耐受性和富硒能力。对它们进行发酵条件的优化,表明YQRS菌株在亚硒酸钠添加量为15 μg/mL、添加硒的时间为对数期前期时,富硒效果最好,菌体生物量为2.66 g/L,总硒含量能达到2 300.26 μg/L。而FJYJM3菌株在亚硒酸钠添加量为20 μg/mL,添加硒的时间为对数期前期时,富硒效果最显著,生物量能达到4.86 g/L,总硒含量能达到5 790.99 μg/L。

当期目录


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