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38(4):1-7.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01 CSTR:
摘要:为探讨碳水化合物结合结构域(CBM) 不同融合位置对Aspergillus usamii 5家族β-甘露聚糖酶AuMan5A酶学性质的影响,将Thermotoga maritima 27家族CBM分别融合至其C和N末端,构建出融合酶基因Auman5A-cbm27和cbm27-Auman5A。将Auman5A和融合酶基因分别在Pichia pastoris GS115中表达,分析比较表达产物AuMan5A、AuMan5A-CBM27和CBM27-AuMan5A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AuMan5A、AuMan5A-CBM27和CBM27-AuMan5A的最适温度Topt分别为70、70 ℃和60 ℃;其中AuMan5A-CBM27在68 ℃及以下保温1 h残余酶活均大于85%,与原酶相比,其热稳定性提高了约8 ℃,而CBM27-AuMan5A在58 ℃及以下保持稳定,与原酶相比,降低了2 ℃。3种酶的最适pH均为4.0;AuMan5A 在pH值2.5~7.5范围内保持稳定,2种融合酶在pH 2.0~9.0内均能保持稳定。与AuMan5A相比,AuMan5A-CBM27和CBM27-AuMan5A对角豆胶的Km分别降低了45.0%和26.3%。通过比较3种酶的酶学性质,证实CBM不同融合位置对AuMan5A酶学性质具有重要影响。
麻菊美 , 赵伟睿 , 胡升 , 王康 , 黄俊 , 郑晓冬 , 金志华 , 梅乐和
2019, 38(4):8-14.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02 CSTR:
摘要:采用乳酸菌对高尿酸血症及其相关病症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减轻严格饮食限制(传统治疗方法)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市售泡菜为材料,用HPLC法测定乳酸菌对肌苷和鸟苷的降解率,筛选出具有高效降解嘌呤核苷能力的乳酸菌。在筛选菌株中,菌株5-1的降解能力最强,对肌苷和鸟苷的降解率分别为89.37%和93.20%。该菌株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 测序鉴定为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在pH 3或胆盐浓度0.3% 的条件下处理4 h后,Lb. curvatus 5-1活菌数保持在107 cfu/mL以上。另外,该菌株在人工胃肠液中展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在肠液中的核苷降解能力与在缓冲液中的相当。因此,Lb. curvatus 5-1是开发高尿酸血症预防及辅助治疗的微生态菌剂的优良菌株,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019, 38(4):15-20.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03 CSTR:
摘要:以NCBI维护的一级数据库为数据源建立人类癌症p53核苷酸序列二级数据库,该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4个方面:癌症信息、p53序列信息、样本信息和参考文献信息。以XML格式为中间格式保存一级数据库数据,并通过解析提交到二级数据库,初步实现数据的检索、链接和统计分析等功能。本文提出一种拟比对CNN方法对p53癌症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通过改善传统CNN相似度评估公式,增强两序列全局比对相似度的敏感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将改进的序列比对算法应用于乳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p53外显子基因序列比对,发现外显子5突变后序列比对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可以作为区别这两种癌症的参考。此外,通过将一级数据库以XML形式转化成二级数据库,实现了网络数据与本地数据的动态交换。
2019, 38(4):21-29.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04 CSTR:
摘要:为了明确四川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 Maxim)内生菌的资源状况,本实验采用稀释涂布法并结合形态学观察及16S rDNA和ITS-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其根、茎、叶和花中的内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和鉴定;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了不同组织部位龙胆苦苷的含量,分析了麻花秦艽可培养内生菌数量与龙胆苦苷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麻花秦艽不同组织部位可培养内生菌数量和菌群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从根中得到的可培养内生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均最高,分别为(8.77±0.71)×105 cfu/g和(2.00±1.05)×104 cfu/g。统计分析显示,麻花秦艽内生细菌和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别与其龙胆苦苷的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麻花秦艽中共分离得到13株内生菌,归属为3门6纲8目9科10属,其中细菌10株,真菌3株。其中的优势菌株,包括细菌QJ2(Duganella sp.)、QJ6(Rahnella sp.)、QJ10(Pseudomonas sp.)及真菌QJ11(Aspergillus sp.)和QJ13(Aspergillus sp.),其数量均分别与龙胆苦苷的含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麻花秦艽内生菌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同组织部位麻花秦艽内生菌、种类及分布存在差异,并与其有效成分龙胆苦苷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
仰思颖 , 蔡群 , 吴凤凤 , 曹菲菲 , 杨雪松 , 徐学明
2019, 38(4):30-38.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05 CSTR:
摘要:本文以籼型糙米为原料,研究发酵糙米糕的制作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乳酸菌前发酵阶段对发酵糙米糕风味影响较大,糙米浆中添加1.2%的乳酸菌在28 ℃发酵4 h,米糕风味较好。而酵母添加量、混合发酵温度和混合发酵时间对发酵糙米糕质构品质影响显著。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硬度最小、粘附性最低、弹性最大为考核指标筛选出后发酵阶段三种最优发酵组合,分别为A2B3C3、A3B3C3、A2B1C3。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感官分析得出最佳发酵条件为:糙米浆中添加1.2%的乳酸菌在28 ℃下发酵4 h,再加入2.5%的酵母在32 ℃发酵2 h。
胡晓会 , 程力 , 顾正彪 , 洪雁 , 李兆丰 , 李才明
2019, 38(4):39-44.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06 CSTR:
摘要: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可应用于木质纤维素预处理的新型绿色溶剂,以其处理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采用4种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Ac)、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盐([Amim]Cl)、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Bmim]HSO4)、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im]BF4),处理玉米秸秆,比较预处理后物料的酶解效果,并考察预处理后秸秆的成分、表面形态和结构的变化对酶解效率的影响,以探究离子液体预处理提高酶解效率的机制。结果表明,[Emim]Ac、[Amim]Cl、[Bmim]BF4等3种离子液体在130 ℃下处理玉米秸秆1.5 h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木质素,有效地打破木质素与半纤维素的连接键,提高酶解效率。其中,[Emim]Ac具有较好的木质素选择性脱除效果,使木质素去除率达54.47%,有效破坏了包裹着纤维素的致密网状结构,增加物料的表面粗糙度,同时使纤维素由晶型I转变为更易酶解的晶型II,使预处理后秸秆的酶解效率提高到91.20%,是预处理前酶解效率的4.77倍。
2019, 38(4):45-49.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07 CSTR:
摘要:为了揭示色氨酸残基与Man1602酶活力的关系,提高Man1602的表达量,笔者通过研究色氨酸专一化学修饰剂与甘露聚糖酶Man1602的反应,同时根据甘露聚糖酶Man1602的序列比对结果,推测色氨酸残基与酶活的关系,对保守位点的色氨酸进行定点突变,检测各突变体酶的活力变化。结果表明,色氨酸为甘露聚糖酶Man1602的活性必需氨基酸,其中W196和W199位点的突变导致酶活几乎完全丧失,可以推断W196和W199为活性中心的氨基酸,W198也具有较高保守性,但对其突变并未造成酶的完全失活,推断W198是维持活性中心疏水性的重要氨基酸。
万爱妮 , 徐栋生 , 蔡燕飞 , 陈蕴 , 金坚 , 李华钟
2019, 38(4):50-57.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08 CSTR:
摘要:为实现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可溶表达,获得大量具生物活性的IGF-1。应用融合PCR技术构建trx-igf1融合基因,克隆至pET30a载体。重组载体pET30a-Trx-IGF-1转化大肠杆菌C43(DE3),并进行条件优化大量表达可溶性蛋白Trx-IGF-1。利用His标签纯化表达产物,对纯化蛋白进行Western blot与生物活性分析。构建的pET30a-Trx-IGF-1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C43(DE3)后,在30 ℃培养条件下1 mmol/L IPTG诱导表达5 h,获得大量以可溶形式表达的融合蛋白Trx-IGF-1;采用Ni离子亲和层析,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检测具有IGF-1抗原活性。生物学活性检测显示,融合蛋白Trx-IGF-1能明显促进NIH3T3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进展。本研究应用的载体蛋白Trx,能实现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可溶表达具生物活性的IGF-1,为包涵体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提供借鉴。
2019, 38(4):58-63.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09 CSTR:
摘要:将大肠杆菌BL21中的D-甘露糖异构酶(MIase) 基因yihS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并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 感受态细胞中表达。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培养6 h后MIase发酵酶活可达4.2 U/mL。重组MIase生产D-甘露糖时不需要金属离子的参与。该酶在40 ℃和pH 7.5条件下表现出催化D-果糖的最高活性,转化率为25%左右;通过研究底物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得出该酶的活性不受底物浓度的抑制,以D-果糖为底物时,动力学参数Km为123.32 mmol/L,Vmax为113.64 μmol/(min·mg),催化效率kcat/Km为0.691 (s·mmol/L)。
朱德强 , 詹晓北 , 吴剑荣 , 郑志永 , 赵忠胜 , 王永远
2019, 38(4):64-70.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10 CSTR:
摘要:在前期工作中已构建了一株能以外源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和胞内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为底物,生物转化合成N-乙酰神经氨酸(Neu5Ac)的重组大肠杆菌,但其合成Neu5Ac的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通过调整生物转化阶段培养基中氮源和碳源的组成,探寻Neu5Ac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限制性因素。结果表明,增加唾液酸合成酶NeuB活性的措施没有提高Neu5Ac的产率,而底物之一胞内PEP的供给不足是限制Neu5Ac合成的关键性因素。通过限制转化培养基中的氮源,抑制重组大肠杆菌的生长,避免了PEP被用于细胞自身生长而更多地流向Neu5Ac合成方向;通过改用不依赖PTS跨膜转运系统的甘油作为碳源,在甘油/无氮转化培养基中Neu5Ac合成量最终达到(4.42±0.08) g/L,比初始合成条件高出10.3倍。
2019, 38(4):71-77.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11 CSTR:
摘要:确定微生物菌群特性是制麦管理与优化的关键一步。本研究以两个不同收获年份及两个同批次不同制麦方式的大麦为样品,采用两种非培养计数方法,即16S核糖体RNA(16S rRNA)末端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和454焦磷酸测序,检测制麦过程细菌及乳酸菌菌群结构,以期全面、准确分析细菌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收获年份的大麦细菌菌群结构存在差异,整个细菌群落结构随着制麦过程而发生变化,而不同发芽方式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454焦磷酸测序结果显示乳酸菌有139个运算分类单元(OTU),所有样品有88%的序列覆盖了5个OTU(如Weissella、Lactobacillus和Leuconostoc菌属),说明制麦过程乳酸菌的多样性较低,优势乳酸菌相对数量随着制麦条件变化而波动,并且大麦的收获年份和制麦环境也影响乳酸菌的菌群结构。
2019, 38(4):78-83.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12 CSTR:
摘要:从某煤化工企业聚甲醛污水厂调节池底泥中分离出一株对三聚甲醛(s-Trioxane,TOX)有代谢作用的细菌,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该菌最适生长和降解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为7,最佳温度为30 ℃,耐受NaCl和TOX质量浓度分别为3 g/L和1 200 mg/L。将该菌与麦芽糖假丝酵母(Candida maltosa)和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sa putida)等甲醛降解菌共同组成复合菌剂,对聚甲醛污水进行协同处理,最终出水的效果优劣顺序为:D组(TOX降解菌+甲醛降解菌)>C组(甲醛降解菌)> B组(TOX降解菌)>A组(对照组)。其中D组出水COD、甲醛和TOX的降解率分别为92.80%、96.52%和95.88%,均远优于其他组合。证明降解菌组合对甲醛和TOX降解的有效性,可作为聚甲醛污水处理的复合菌剂。
李秀芬 , 周强 , 陈春梅 , 张林中 , 任月萍 , 商海波 , 王新华
2019, 38(4):84-89.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13 CSTR:
摘要:医院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而且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大量病毒等有毒有害物质。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技术已在工业废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膜污染始终是制约其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医院污水MBR处理工程的污染膜,采用x射线能谱分析仪(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EDX)分析其表面元素组成,确定最适清洗方案,可为MBR技术的稳定运行提供有益参考。结果表明,与其他季节相比,秋季污染膜表面元素组成最为复杂,为有机和无机交叉污染。室温条件下,质量分数0.5%柠檬酸和质量分数0.1%次氯酸钠可分别有效清除污染膜表面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关于清洗顺序,先柠檬酸后次氯酸钠清洗的效果较佳,柠檬酸去除无机物使得膜污染层变得疏松,为后续次氯酸钠清洗创造了有利条件,清洗膜的膜表面元素组成与新膜基本一致,其孔隙率、平均孔径及接触角与新膜也相差不大,分别为0.858、0.104 ?滋m和(69.20±0.115)°。
2019, 38(4):90-96.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14 CSTR:
摘要:研究酶解技术联合热碱方法水解剩余污泥,进而高效溶出蛋白质。结果表明,与酶解技术结合,热碱水解对剩余污泥蛋白质的溶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单独酶解相比,溶菌酶和木瓜蛋白酶的剩余污泥蛋白质溶出率分别提高了46.84%和45.56%。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复配联合热碱水解法水解剩余污泥,效果优于其他复合酶。当污泥浓度为30 g/L时,复合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1∶12,质量比)投加质量分数为1%,在pH为7.0和温度为55 ℃条件下酶解2.0 h,再在pH为12.5和温度为90 ℃条件下热碱水解1.5 h后,剩余污泥蛋白质溶出效果最佳,上清液中蛋白质质量浓度和蛋白质溶出率分别达6 050 mg/L和84.33%。
2019, 38(4):97-103.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15 CSTR: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条件下重组短小芽孢杆菌产果聚糖蔗糖酶的最适条件以及利用重组酶转化蔗糖-乳糖制备低聚乳果糖的最适转化条件。以前期构建的产果聚糖蔗糖酶重组短小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pNCMO2-lsc作为菌种,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确定其最适产酶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 20 g/L、氮源(工业酵母粉∶棉籽粉=2∶1,质量比)为40 g/L、CaCl2 0.5 mmol/L,最适产酶温度30 ℃。在最优条件下发酵培养,果聚糖蔗糖酶的酶活可达62.1 U/mL,是优化前的3.69倍。利用该重组果聚糖蔗糖酶转化蔗糖-乳糖制备低聚乳果糖,在蔗糖和乳糖质量浓度均为200 g/L情况下,确定其最适转化条件:反应温度35 ℃,pH 6.0,加酶量为2 U/g底物,反应8 h后低聚乳果糖转化率可达39.1%。
2019, 38(4):104-110.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16 CSTR:
摘要: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法对重组短小芽孢杆菌来源的蔗糖异构酶进行固定化。以表观酶活力回收率为指标,对壳聚糖浓度、戊二醛加量、游离酶加量、固定化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考察了温度、pH、固定化酶加量、反应时间以及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固定化蔗糖异构酶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壳聚糖质量浓度3 g/dL、戊二醛加量(体积分数)0.75%、酶加量50 U/g、固定化时间16 h,此时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达到70.3%;最佳转化条件为:温度30 ℃、初始pH 4.5、酶用量15 U/g,转化10 h,蔗糖质量浓度600 g/L,异麦芽酮糖最大产物得率达到87.8%。在最佳的转化条件下连续转化16次,产物得率仍保持在87.52%,显示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及较高的异麦芽酮糖合成能力。
2019, 38(4):111-117.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17 CSTR:
摘要:为提高青春双歧杆菌在发酵液中的活菌数,以MRS为培养基,采用响应面法对培养基进行优化,同时比较了优化前后的生长曲线与pH的变化。通过响应面分析结果得到青春双歧杆菌的增殖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5.85g/L、低聚果糖15.85 g/L、胰蛋白胨12.04 g/L、牛肉膏7.23 g/L、酵母粉9.63 g/L、柠檬酸铵2.75 g/L、K2HPO4·3H2O 2.75 g/L、乙酸钠6.875 g/L、吐温-80 1.0 mL、MgSO4·7H2O 0.2 g/L、MnSO4·H2O 0.05 g/L、L-半胱氨酸盐酸盐0.5 g/L。该菌在增殖培养基中28 h达到稳定期,比优化前缩短12 h;活菌数达到8.9×109 CFU/mL,是优化前的1.73倍。
2019, 38(4):118-126.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18 CSTR:
摘要:为综合利用蛹虫草小麦培养基,研究培养基多糖的提取和开发。在热回流水提法和超声波水提法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热回流水提法正交试验筛选蛹虫草小麦培养基粗多糖最佳的提取工艺;用 MTT法检测了不同处理提纯多糖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热回流水提法提取培养基粗多糖效果优于超声波水提法;提取温度100 ℃、料液比1 g∶25 mL、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90 min,为最佳培养基粗多糖提取工艺;影响粗多糖提取效率的4个因素的主次关系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粗多糖的得率随着醇沉浓度的提高而提高。MTT试验发现质量浓度为5 mg/mL、培养时间72 h,培养基脱脂脱蛋白多糖A对HepG2肝癌细胞抑制率可达到83.02%,培养基脱脂多糖B的抑制率可达到75.39%,培养基未脱脂脱蛋白粗多糖C抑制率为30.61%,提纯多糖表现出较高的抑制率;100 ℃热回流水提蛹虫草子实体脱脂脱蛋白多糖F,质量浓度为5 mg/mL、培养72 h后,对Hepg2细胞抑制率平均值达到92.974%,与对照顺铂(SB)无显著差异,与多糖A差异显著。
李冉 , 钟海霞 , 李树红 , 杨娟 , 胡强 , 柯勤勤 , 白稚子 , 林灵 , 李美良
2019, 38(4):127-135.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19 CSTR:
摘要:探讨饲料中添加适量铁对建鲤肉质、鱼糜品质及其肌肉中组织蛋白酶B/L的影响。以添加适宜水平铁的饲料饲喂90 d的建鲤(适宜组,铁实测质量分数146.1 mg/kg)为研究对象,同时以未添加铁组(缺乏组,铁实测质量分数53.9 mg/kg)作为对照。采样后测定鱼肉品质指标及肌肉中组织蛋白酶B/L活性,并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蛋白表达定量;而后将2组鱼肉加工为鱼糜,并测定其稳定性指标。结果表明,与缺乏组相比,适宜组肌原纤维耐折力、断裂指数分别稍有上升及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剪切力极显著增加31.80%(P<0.01),可溶胶原蛋白含量、不溶胶原蛋白含量和总胶原蛋白含量均分别极显著增加305.45%、180.98%、219.35%(P<0.01)。适宜组鱼肉pH及失水率略呈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适宜组组织蛋白酶B/L活性分别极显著(P<0.01)及显著(0.01
2019, 38(4):136-142.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20 CSTR:
摘要:为提高麦麸中活性成分含量及其功能,扩大麦麸利用途径,采用3种真菌(黑曲霉、米曲霉、里氏木霉)发酵麦麸,使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研究发酵后麦麸中总游离酚质量分数(mg/g)、游离酚酸组分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3种真菌发酵均可不同程度地降解麦麸,提高麦麸中总游离酚和各种游离酚酸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其中米曲霉作用效果最为显著。研究指出真菌发酵是提高麦麸生物活性成分的有效途径,米曲霉是降解麦麸生产阿魏酸的优良菌种。
2019, 38(4):143-149.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21 CSTR:
摘要:研究紫菜酶解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与锌螯合反应的条件,并对锌-螯合-糖苷酶抑制剂活性肽的胃肠消化稳定性进行评价。对条斑紫菜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内切与外切蛋白酶的复合酶解获得具备α-葡萄糖苷酶高抑制活性的多肽,采用超滤纳滤双膜组合分离后旋转蒸发浓缩冻干,获得的多肽质量浓度为1 mg/mL时对0.5 mg/mL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达68%;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肽与锌溶液反应进行螯合条件优化,螯合的最佳条件为:时间1.5 h,pH 4.5,温度37 ℃,质量浓度6 mg/mL,得到的锌-螯合-糖苷酶抑制剂活性肽溶液螯合度为25.6%,螯合后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提高到79.8%;建立体外胃肠消化模型,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为指标,评价制备的锌-螯合-糖苷酶抑制剂活性肽的胃肠消化耐受性,结果表明:经过不同酶与底物比、时间胃消化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下降均在7%左右,十二指肠消化后,抑制活性下降均在5%以内,具有良好的胃肠消化稳定活性。
严先朋 , 刘刚 , 张晓喻 , 刘兴艳 , 汪淑芳 , 李学理 , 卢相 , 蒋小妹
2019, 38(4):150-159.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4.022 CSTR:
摘要:为了研究韩式泡菜在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变化,先测定韩式泡胡萝卜、泡白菜的乳酸菌含量、pH值及总酸度;再用电子鼻、电子舌检测比较气味和滋味的差异性,并应用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式分析对其风味特征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发酵6 d韩式泡胡萝卜的乳酸菌含量达到最大值,发酵4 d韩式泡白菜达到最大值。达到最大值后,2种泡菜的乳酸菌含量都快速减少。发酵3 d形成可检测的乳酸,韩式泡胡萝卜发酵6 d、韩式泡白菜发酵4 d的pH分别是3.40、3.48,总酸度分别是1.26%、0.51%。不同的发酵时间,韩式泡胡萝卜、泡白菜的风味变化明显有差异。韩式泡胡萝卜与泡白菜,在气味特征上十分接近,但可依据气味特征的差异明确分成4类。而在味觉特征方面韩式泡胡萝卜、泡白菜则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咸味值、苦味值和涩味值,韩式泡白菜比韩式泡胡萝卜的值都大。试验说明发酵过程中,在同一种制作工艺、发酵条件下,韩式泡菜的气味、滋味等风味特征变化明显,其风味的变化受到发酵时间、原材料的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