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第38卷第6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微生物谷胺酰胺转氨酶在蛋白质修饰中的应用

      2019, 38(6):1-10.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01

      摘要 (734) HTML (0) PDF 1.69 M (11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谷胺酰胺转氨酶能催化蛋白质中谷氨酰胺与赖氨酸间的酰基转移反应,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等工业。近年来,微生物来源的谷胺酰胺转氨酶,具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不依赖钙离子调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的定点修饰。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在蛋白质的特定部位引入谷胺酰胺转氨酶特异性识别的Q-Tag和K-Tag,谷胺酰胺转氨酶能催化抗体与小分子之间、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聚合物之间、蛋白质与糖类物质之间、蛋白质与脂质体之间的定点偶联以及短肽的自身环化。这些蛋白质定点修饰产物在药物化学、化学生物学以及生物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本文作者综述了近年来微生物谷胺酰胺转氨酶在蛋白质定点修饰中的最新进展。

    • 工业大麻雌株花叶多糖抑菌活性及稳定性分析

      2019, 38(6):11-16.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02

      摘要 (364) HTML (0) PDF 820.45 K (98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水提醇沉法制备工业大麻雌株花叶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flowers and leaves of female plant in industrial hemp,PFLFIH),采用Kirby Bauer纸片扩散法(K-B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该多糖对9种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同时研究了紫外线、温度、pH值、氧化剂与还原剂对其抑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FLFI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杀菌效果,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MIC)为3.125 mg/mL,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为6.25 mg/mL,对大肠埃希菌等其他8种人体致病菌无抑菌活性。该多糖具有良好的紫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耐受能力较好;pH值对其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的影响较大,在pH值为7时抑菌活性最高。

    • 固态发酵废菌棒高产哈茨木霉孢子

      2019, 38(6):17-24.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03

      摘要 (293) HTML (0) PDF 1.88 M (8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废菌棒为固态发酵主要基质,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哈茨木霉固态发酵生产孢子,最后进行固态发酵放大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质量浓度)7.5 g/dL,装料量20 g,pH自然,培养温度28 ℃,发酵周期144 h;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的理论值为:初始含水质量分数57.07%,淀粉质量分数3.08%,NaNO3质量分数1.99%,理论孢子产量5.65×109 个/g,验证实验结果5.91×109个/g,符合理论预测;使用10 L自制固态发酵罐进行放大实验,通风条件下孢子产量显著提高,达到8.20×109个/g。

    • Bacillus pumilus HN-10对Trichothecium roseum的拮抗作用及菌体结构的影响

      2019, 38(6):25-33.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04

      摘要 (267) HTML (0) PDF 2.17 M (187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探究一株分离自腐败马铃薯湿粉条的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 HN-10)对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的拮抗作用及菌体结构的影响.采用体外拮抗法检测其对T.roseum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合甜瓜(Cucumis melo L)损伤接种试验验证其对病害控制效果,测定了供试病原菌粉红单端孢的生长曲线,电导率,胞内蛋白和核酸渗出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并借助扫描电镜图像来进一步考察拮抗效果.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 HN-10)发酵液对T.roseum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抑制效果,发酵液对接种粉红单端孢的甜瓜引起的腐烂抑制效果显著,且随发酵液浓度越大,伤口腐烂病斑直径越小;发酵液蛋白粗提物能够抑制T.roseum菌体生物量增加;电导率、吸光度(OD260,OD280)及扫描电镜结果发现,该粗提物处理改变或破坏了细胞膜结构完整性,提高了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胞内物质渗出.

    • 聚乙烯醇双酶降解工艺条件优化

      2019, 38(6):34-40.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05

      摘要 (244) HTML (0) PDF 1.79 M (105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作为纺织和造纸工业中的重要污染物,聚乙烯醇(PVA)的高效降解广受关注。为提高PVA的降解效率,本研究中对PVA脱氢酶(PVADH)和氧化型PVA水解酶(OPH)降解PVA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Box-Behnken实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PVA双酶降解的反应条件为:PVA 1 g/L,PVADH 123 U/mL,OPH 12 U/mL,pH 7.7,酶解温度41 ℃,Ca2+浓度 1 mmol/L,PQQ浓度 6 μmol/L 。在该条件下PVADH和OPH共同催化4 h,PVA降解率达到95%以上。上述结果表明,PVADH和OPH双酶能有效降解PVA。研究结果将促进酶法降解PVA的工业化应用。

    • 剩余污泥高固态卧式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

      2019, 38(6):41-48.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06

      摘要 (358) HTML (0) PDF 1.74 M (13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含固率20%的剩余污泥,采用卧式反应器进行厌氧消化的中试启动研究.采取连续进料的方式,通过太阳能保温系统进行反应器的启动,经过3个月的运行,污泥产沼气率达到 274 mL/gVS,甲烷体积分数为58%,VS转化率达到46%,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分别为36.7%和30.1%,消化过程中VFA质量分数最大值为 2 395 mg/kg,最大值出现在第42天。消化过程中氨氮质量分数一直缓慢增加,最大值约124.3 mg/kg。反应器沿程4个取样口污泥的VS,蛋白质和多糖降解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反应器内污泥的降解率与其所处的沿程距离成正相关。经过73 d厌氧消化后,污泥的产甲烷潜力值达到273 mL/gVS,说明其已具备了良好的产甲烷潜力,反应器中的剩余污泥已转变为具有厌氧活性的污泥。

    • 食品及其生产环境和包装材料中分离霉菌的形态与分子鉴定

      2019, 38(6):49-55.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07

      摘要 (612) HTML (0) PDF 1.22 M (13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明确食品及食品包装材料、食品的生产坏境中污染霉菌菌株种类,本文对收集、单孢分离的55株霉菌菌株同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相互验证。实验结果表明:55株污染霉菌主要包括有曲霉属(Aspergillus sp.)、镰刀菌属(Fusarium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枝孢菌属(Cladosporium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等,这为食品中霉菌污染的安全控制和菌株溯源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 咖啡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及毒力因子降低的研究

      2019, 38(6):56-63.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08

      摘要 (764) HTML (0) PDF 1.37 M (15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咖啡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及毒力因子和信号分子的抑制作用。采用紫色色杆菌定性定量法判断咖啡酸对群体感应的抑制效果,采用国际标准方法测定其对毒力因子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采用UPLC-MS分析其对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咖啡酸在亚抑菌质量浓度下能显著抑制紫色杆菌素的产量,这揭示了咖啡酸的抑群体感应活性。而且,咖啡酸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游动能力、生物膜和毒力因子(绿脓菌素和鼠李糖脂)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咖啡酸质量浓度为0.4 mg/mL时,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绿脓菌素和鼠李糖脂的抑制率分别为65.3%、66.4%和31.8%;对信号分子C4-HSL、C6-HSL、C8-HSL和3-oxo-C12-HSL的抑制率也分别达到了59.6%、49.2%、53.9% 和52.2%。这些发现表明,咖啡酸有潜能成为有效的群体感应抑制剂,其抑制机制可能是干扰信号分子AHLs的合成以干扰群体感应,同时抑制生物膜和毒力因子的表达,降低细菌毒力。

    • HA-His/PEI-His/DNA纳米复合载体的制备及基因转染研究

      2019, 38(6):64-71.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09

      摘要 (269) HTML (0) PDF 1.81 M (8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克服PEI介导的基因转染毒性高、无肿瘤细胞选择性的缺点,采用组氨酸(His)分别对聚乙烯亚胺(PEI)和透明质酸(HA)进行修饰,得到PEI-His(PH)和HA-His(HH)。利用静电相互作用制得HH、PH与DNA的复合物HH/PH/DNA(HPD)并用于基因转染。动态光散射测定HPD复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09 nm,ζ-电位为-15 mV。HPD复合物可有效包载DNA并保护其不被酶降解,表面的HA还可避免血清粘附。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经His修饰可有效降低PEI的细胞毒性,HPD复合物介导的基因转染对肿瘤细胞具有选择性,在肿瘤细胞中的转染效率为正常细胞中的2倍。

    • 蓝莓酒澄清稳定处理中组分及抗氧化活性变化

      2019, 38(6):72-79.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10

      摘要 (206) HTML (0) PDF 1.26 M (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蓝莓酒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挥发性香气物质、多酚质量浓度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研究了其在澄清稳定处理过程中组分和抗氧化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澄清稳定处理中,总糖质量浓度没有变化,pH值和总酸质量浓度有较小变化;酒精度在处理过程中逐渐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总二氧化硫、游离态二氧化硫和干浸出物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其中硅藻土过滤和下胶处理对其影响较大;澄清稳定处理后挥发性香气物质数量大大减少,由处理前的38种减少为25种;总酚和总花色苷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其中下胶和冷冻处理对其影响较大;DPPH自由基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还原力和总抗氧化性也均有显著降低。澄清稳定处理降低了蓝莓酒的营养成分和生物活性,此研究为进一步优化澄清稳定处理步骤奠定了基础。

    • 荞麦蜂花粉多糖A的分离及其降血糖活性

      2019, 38(6):80-85.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11

      摘要 (963) HTML (0) PDF 1.03 M (30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荞麦蜂花粉粗多糖进行分离鉴定并检测纯化多糖的降血糖活性。利用DEAE-52离子交换柱、HW-55F、Sephacryl S-400凝胶柱对荞麦蜂花粉粗多糖进行分离,得到一个单一组分多糖A。利用STZ糖尿病小鼠模型检测多糖A的降血糖活性并通过核磁方法对其进行1H-NMR、13C-NMR和135DEPT-NMR分析。结果表明:与高血糖模型组相比,多糖A高、低剂量组的STZ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值都显著降低(P<0.01,P<0.01),降低率分别为18.46 %、15.11 %,并提高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初步推测多糖A主链是(1→6)-β-葡萄糖组成的,在侧链上连有氨基酸。

    • 基于模块化优化策略强化大肠杆菌合成血红素

      2019, 38(6):86-94.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12

      摘要 (448) HTML (0) PDF 1.65 M (9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血红素是一种参与生物体内的氧分子传递的含铁辅基,也是一种良好的补血剂。目前有关血红素合成途径的研究较少,其调控机理尚不清楚。采用模块化组装策略,将ALA合成关键基因hemA、hemL分为第一模块,用高拷贝质粒pUC19过量表达;将血红素合成途径的7个基因分成第二、第三模块,其中,基因hemB、hemC、hemDhemE为第二模块;基因hemF、hemGhemH为第三模块,利用拷贝数不同的质粒pRSFDuet-2、pCDFDuet-2和pACYCDuet-2调控第二、第三模块中各基因的表达水平,对这2个模块进行组合表达。其中重组菌株Escherichia coli-D6在摇瓶发酵48 h时血红素产量最高,达到0.56 μmol/(L·OD);在3 L发酵罐中进行分批培养,发酵48 h时血红素产量达到0.954 μmol/(L·OD)。

    • 表达HSA/IL2的重组CHO细胞的无血清培养基优化研究

      2019, 38(6):95-101.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13

      摘要 (646) HTML (0) PDF 1.42 M (10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优化适合重组CHO细胞生长及表达人血清白蛋白与白介素2(HSA/IL2)的低成本无血清悬浮培养基。以无血清悬浮培养基M1为基础,考察了3种不同质量浓度(1.0、2.5、5.0、10.0 g/L)的蛋白水解物(酵母提取物(YE)、大豆蛋白胨(Soy)及胰蛋白胨(Tyr))对CHO细胞生长、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HSA/IL2融合蛋白表达的影响。5 g/L的YE促进细胞生长,提高HSA/IL2表达量的效果最佳。流加培养过程中,在含5.0 g/L YE的培养基中CHO细胞密度可达9.95×106 cells/mL,HSA/IL2表达量提高至104.06 mg/L,分别是对照组的1.42倍和1.51倍。细胞对数生长期时,YE可以提高细胞周期进展而利于细胞生长;细胞表达期时,YE可以提高细胞G1期比例,延长细胞表达期时间而利于HSA/IL2表达。

    • 野生笃斯越桔总花青素对SPCA-1细胞活力抑制及机理

      2019, 38(6):102-108.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14

      摘要 (616) HTML (0) PDF 1.63 M (8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从中国野生笃斯越桔中提取总花青素,并经过大孔树脂 XAD-7 的分离纯化,探究总花青素提取物对 SPCA-1 细胞增殖、周期、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释放的作用情况,采用酶联免疫 Elisa 检测与凋亡相关的蛋白活性进而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发现,中国野生笃斯越桔总花青素对 SPCA-1 细胞活力有显著抑制作用,抑制增值 IC50 值为 107.399 ?滋g/mL,总花青素显著影响了细胞周期并引起早期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且细胞各凋亡蛋白的表达量变化都表明了总花青素诱导 SPCA-1 细胞的凋亡。

    • 大种量流加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的研究

      2019, 38(6):109-116.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15

      摘要 (279) HTML (0) PDF 1.41 M (9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间歇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存在残总糖高、糖醇转化率低的问题。通过对残总糖组成分析发现,糊精和还原糖质量浓度随拌料质量浓度的变大而逐步上升。结合文献分析可知,糊精和还原糖量较高的原因主要与糖化酶活力和酵母对糖的利用能力有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大种量流加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并对接种量、初始流加时间、流加时长和流加方式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当接种量(体积分数)为30%,培养8 h后开始流加,流加时长为20 h,且采用匀速的方式流加时,乙醇发酵结果最优。与间歇式高体积分数乙醇发酵工艺比较,残糖降低了6.5 g/L,糖醇转化率提高了3.2%。

    • 乳酸菌发酵对曲奇饼干品质的影响

      2019, 38(6):117-122.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16

      摘要 (893) HTML (0) PDF 832.47 K (92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考察乳酸菌发酵对曲奇饼干品质的影响,选用4种酸乳发酵剂对曲奇面团进行发酵,4号发酵剂发酵效果较好,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发酵条件,测定了发酵组和对照组的感官评分、理化指标及储存期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42 ℃、发酵时间4 h、接种量(质量分数)4.5%。经过发酵的曲奇饼干口感更香脆清新,感官评分90分,对照组80分。发酵组的还原糖质量分数、脂肪质量分数、胆固醇质量分数比对照组分别低2.67 g/hg、6 g/hg、205 mg/kg,丙烯酰胺质量分数也有所下降。乳酸菌发酵对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抑制效果明显,对霉菌总数的抑制效果不明显。实验结果为乳酸菌应用于曲奇饼干生产工业化打下理论基础。

    • HS-SPME-GC-MS分析马铃薯挥发性风味物质

      2019, 38(6):123-130.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17

      摘要 (790) HTML (0) PDF 1005.18 K (1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SPME-GC-MS)分析了马铃薯挥发性风味物质。经分析鉴定,在鲜马铃薯中得到30种挥发性风味物质,蒸熟马铃薯泥中得到31种,60 ℃下保温3 h的马铃薯泥中得到37种。鲜马铃薯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是碳氢化合物,包括甲基环戊烷(25.74%)、正己烷(5.86%)、正戊烷(5.93%)等;蒸熟马铃薯泥和60 ℃下保温3 h马铃薯泥中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是醛类,包括己醛(88.92%)、戊醛(3.437%)、(Z)-2-庚烯醛(2.077%)、壬醛(0.748%)等。

    • 红毛藻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2019, 38(6):131-136.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18

      摘要 (427) HTML (0) PDF 703.83 K (10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对红毛藻的营养价值进行全面的分析及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法检测红毛藻(Bangia fusco-purpurea)的营养成分。测得红毛藻干品的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以及粗纤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0.90%、10.00%、3.78%、39.42%和17.20%;检出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为总量的35.53%,鲜味和甜味氨基酸质量分数占总氨基酸的49.87%,谷氨酸的质量分数最高(4.79%);测得脂肪酸总质量分数为3.77%,其中?棕-3系列的多不饱和脂肪EPA的质量分数最高,占总脂肪酸质量分数的39.26%;红毛藻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 钾、钠、磷、镁、锰、钙、铁等元素,宏量及微量元素里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钾(2 627.17 mg/hg)和铁元素(31.80 mg/hg)。研究表明,红毛藻为高蛋白质和膳食纤维、营养价值丰富的经济海藻,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 使用GC/MS和GC-O鉴定皖南烟叶主要呈香组分

      2019, 38(6):137-143.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19

      摘要 (636) HTML (0) PDF 899.77 K (72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皖南烟叶具有焦甜香独特风格。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同时蒸馏萃取(SDE)提取烟叶香气物质,结合GC/MS和嗅觉测量法(GC-O)对皖南烟叶中的主要呈香组分进行了鉴定。SDE法得到了26个呈香物质,HS-SPME法得到了22个呈香物质。进一步测定了呈香物质的阈值和香气活度值(OAV),最终得到了16个皖南烟叶主要呈香物质(14个OAV值大于1的物质以及茄酮和巨豆三烯酮)。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香气强度最高,苯乙醛、芳樟醇等物质的香气强度也比较高。2-戊基呋喃、甲基环戊烯醇酮和2-糠醛可能是皖南烟叶焦甜香的主要贡献者。

    • 瓦布贝母内生真菌WBS020多糖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

      2019, 38(6):144-152.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20

      摘要 (436) HTML (0) PDF 1.49 M (1239)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一株分离自药用植物瓦布贝母的内生真菌Fusarium tricinctum WBS020为材料,对其胞外多糖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多种有机溶剂对WBS020发酵液进行脱脂除杂,用醇沉法获取粗多糖。随后用大孔吸附树脂法除色素,蛋白酶-Sevag联用法除蛋白质,半透膜法除盐等小分子物质,纤维素DEAE-52和Sephadex G-150柱色谱分离法获取纯化多糖。再用HPGPC-ELSD色谱法分析纯化多糖的均一性和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用PMP衍生法结合HPLC-DAD色谱法分析单糖组分,用UV、FT-IR分析多糖的部分理化性质。最后利用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及亚铁离子螯合能力评价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过一系列的提取分离纯化,得到一个胞外多糖主成分WBS020EPS1-2,其为含有少量结合蛋白质的纯度在95%以上的均一多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37×104,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以摩尔比0.43∶0.13∶10.00∶1.92∶0.11组成,同时,还含有一个未知成分,且单糖成分主要为α-构型链接的吡喃糖;此外,多糖WBS020EPS1-2对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较弱,而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则较强,IC50分别为1.93 mg/mL和4.52 mg/mL。

    • 上海市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及毒力基因分布

      2019, 38(6):153-159. DOI: 10.3969/j.issn.1673-1689.2019.06.021

      摘要 (404) HTML (0) PDF 1.02 M (63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副溶血性弧菌是引起沿海城市食源性疾病爆发的主要致病菌之一。为了调查2015年7月—2016年6月上海市内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及毒力菌株的分布,根据GB/T 4789. 201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结合聚合酶链式反应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从206份水产样品中分离出201株疑似副溶血性弧菌,挑取疑似菌株接种至科玛嘉弧菌显色培养基并获取最大可能数,提取菌株基因组DNA对其进行毒力基因鉴定。从上海芦潮港码头收集71份样品中,有59份样品中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量为88.36 MPN/hg。上海市水产市场采样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高达91.11%,污染量为1 361.76 MPN/hg。其中,tdh、trh阳性菌株污染率分别为1.6%、1.0%,均分离自虾中。研究表明,上海市售水产品中虾类是总副溶血性弧菌及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最高的水产品种类。水产品市场相对于自然环境而言具有更高的污染率和污染量,水产品捕捞后的一系列操作增加了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这些结果为上海市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当期目录


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版权所有:《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政编码:214122

电话:0510-85913526  电子邮件:xbbjb@jiangnan.edu.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手机版网站二维码